《唇亡齒寒》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唇亡齒寒的拼音:chún wánɡ chǐ hán
解釋 嘴唇缺失的話門牙就會寒冷。后用來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出處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wàn輕視)。一之為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晉國要去攻打虢國,但虢國和晉國中間隔著一個小國虞國。晉國的大臣荀息建議用名馬和美玉為代價向虞國借路。晉獻公有點舍不得,荀息說:“假如從虞國借到去虢國的路,那么那些寶物放在虞國就如同放在晉國自己的倉庫一樣。”后來,晉國借路成功,虞國配合晉國攻打虢國,占領了虢國的城市下陽。
過了兩年,魯僖公五年秋天,晉獻公再次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虞國大臣宮之奇勸諫虞國國君說:“虢國是虞國的外表,一旦虢國滅亡,虞國也必然跟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之路不可再開啟,外敵也不可輕視疏忽。借一次路已經很過分,難道還可以借第二次嗎?俗話說:‘牙床和腮幫相互依賴,沒有嘴唇的話門牙就會寒冷。’這大概說的就是虞國和虢國之間的關系。”虞國國君不聽勸告,第二次借路給晉國。到了這年冬天十二月,晉軍滅掉了虢國。晉軍在回軍途中住在虞國,就順便襲擊虞國,也滅掉了它。
近義 唇齒相依休戚與共
反義 勢不兩立袖手旁觀
例句
許多在地理上一衣帶水的國家,在國際關系上也是唇亡齒寒。
上一篇:《吹毛求疵》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四面楚歌》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