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投地》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五體投地的拼音:wǔ tǐ tóu dì
解釋 用雙肘、雙膝及頭一起著地行禮。后用來比喻佩服到極點。
出處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踞;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p>
《大唐西域記》是玄奘(唐代高僧,俗稱唐僧)取經十九年間游歷印度、西域的見聞實錄,系奉唐太宗之命,由玄奘口述,弟子辯機整理而成。該書記載了西域至印度一百二十八個國家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等情況,在歷史、地理、考古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價值。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印度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一是用言語慰問;二是低頭示敬;三是把手高舉起來作揖;四是兩手相合以示敬;五是屈膝示敬;六是蹲坐時挺直腰桿;七是彎曲兩手兩膝示敬;八是彎曲兩手兩膝再加上低頭而表示尊敬;第九即“五體投地”,是九種禮儀中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即“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兩手兩膝及額頭都至地以示敬,其過程可描述為,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膜拜。
反義 嗤之以鼻
例句
不少同學對李教授佩服得五體投地。
上一篇:《二桃三士,一箭雙雕》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亦步亦趨》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