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極人臣;權傾中外拼音,位極人臣;權傾中外對偶成語介紹
位極人臣;權傾中外拼音:wèi jí rén chén;quán qīng zhōng wài
【上】君主時代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最高長官。泛指重臣。◆ 也作“貴極人臣”“位居極品”。高陽《胡雪巖全傳》:“拜相封侯,位極人臣,飲水思源,亦不能不感激曾國藩。”
【下】傾:壓倒。權力可以傾動朝廷內外。形容權勢極大。◆也作“權傾天下”。《東周列國志》一百零二回:“(呂)不韋父死,四方諸侯賓客,吊者如市,車馬填塞道路,視秦王之喪,愈加眾盛,正是‘權傾中外,威振諸侯’。”
【綜】形容在朝廷中居于最高官位,權勢極大,傾動天下。
【例】歷史證明,任何與人民為敵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林彪、“四人幫”一伙,都曾可謂位極人臣,權傾中外,但最終都成為階下囚,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上一篇:《眾擎易舉,專欲難成》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