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
宋朝初年,為了弘揚傳統文化,宋太宗趙光義命十四個文臣編撰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對于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于是后來改名為《太平御覽》。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么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么部大書,實在是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對龍體健康不利。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更何況我并不覺得勞神。”
就這樣,宋太宗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并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起國家大事如魚得水,非常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十分盛行讀書的風氣,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稱。
后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有益處。
——《澠水燕談錄》
【故事啟示】 理想的書籍是打開智慧大門的一把金鑰匙。尤其是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讀書仍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現實生活中,總是聽到人們“開卷有益,讀書有益”的諄諄教誨。但是,仔細一推敲,這種說法也不完全正確。如果一個人對每一本書都感到興趣,那“開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多讀書的同時,做到讀好書,才能實現“開卷有益”。
【成語釋義】 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
【活用例句】 ~的觀點是正確的,老師時常教導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近義】 開卷有得
【反義】 讀書無用
上一篇:《庖丁解牛》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庖丁解牛》意思解讀
下一篇:《開誠布公》出處與譯文翻譯,成語故事《開誠布公》意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