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臥薪嘗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臥薪嘗膽:wò xīn cháng dǎn
詞源: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返國, 乃苦身焦思, 置膽于坐, 坐臥即仰膽, 飲食亦嘗膽也?!?/p>
詞由: 春秋時代, 吳越兩國爭霸,戰事頻繁。有一次, 吳王闔閭率兵攻打越國, 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右腳而亡。闔閭死后,其子夫差繼位。三年后, 夫差帶兵攻越, 為父報仇。越國大敗, 勾踐宣布投降。越王勾踐同他的妻子前往吳國服役。夫差讓他夫妻同住在闔閭墓前的石屋里, 看守墳墓飼養馬匹。勾踐忍氣吞聲, 施展種種手段, 博得夫差的好感, 終于被放回國去?;貒院?, 勾踐不忘國恥,立志報仇。他睡覺睡在柴草堆上,坐臥的地方都掛著苦膽, 睡覺、吃飯都要嘗嘗苦膽, 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生聚, 越國由弱變強, 最后擊敗吳國, 夫差羞愧自殺。越國成了當時的一霸。
詞義: 原指越王勾踐睡在柴草堆上, 嘗嘗膽的苦味。薪: 柴草。形容刻苦自勵, 奮發圖強。
書證:宋·蘇軾《擬孫權答曹操書》:“仆受遣以來,臥薪嘗膽,悼日月之逾邁?!薄端问贰ず陚鳌罚骸疤匣实劢僦朴趶姅?,生往死歸,此臣子痛心切骨,臥薪嘗膽,宜思所以必報也?!濒斞浮痘ㄟ呂膶W·讀幾本書》:“自然,現在是國難時期,那有工夫譯這些書,看這些書呢,但我所提議的是向著只在暴躁和牢騷的大人物,并非對于正在赴難或‘臥薪嘗膽’的英雄。”
上一篇:成語《卓爾不群》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發揚蹈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