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金城湯池》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金城湯池:jīn chéng tāng chí
詞源: 《漢書·蒯通傳》:“皆為金城湯池, 不可攻也。”
詞由: 蒯通, 秦末范陽人, 是個很有口才的辯士。那時, 起義反秦的農民領袖陳勝, 有個部將叫武臣,攻克了原來趙國的大部分地區, 已經逼近范陽。蒯通就去見“范陽令”徐公, 對他說:“我是本縣的老百姓蒯通, 因為憐憫你死在眼前了, 所以特來吊你的喪; 不過, 你遇到我, 就可以免死了, 所以我又應該賀你的喜。”徐公莫名其妙。心想,這人說話蹊蹺, 一定有道理, 便向他作揖請教:“你為什么說我就要死了呢?”蒯通說:“你當縣官有十多年了, 殺了多少父親的兒子, 害了多少兒子的父親, 多少人的手腳被砍斷, 多少人的臉上被刺了字, ……其實,人們要還報你一刀并不難,他們只是害怕秦朝的刑法罷了。現在天下大亂, 什么刑法都已失去了作用, 你的肚子上還不馬上要挨刀嗎?” “那么你為什么又說我可以免死了呢?”蒯通接著說:“武臣聽說我有點小名氣, 派人來找我, 說要聽聽我的意見。現在我正想去見他,并準備對他說:‘如果攻下每一個城池, 都必須經過死拚硬打, 恐怕不是最高明的戰略。要按我的辦法,可以無戰而略地, 不攻而下城, 只要一道文告, 千里之地就可以平定’。他一定要問我:‘你的辦法是怎樣的呢?’然后我要對他說:‘例如范陽, 這座城他本來可以堅守, 但是那位縣令怕死, 并且貪圖富貴, 早已準備向你投降了。他首先投降,你將怎樣處置他呢? 要是殺了他,那么,其他各城鎮的官吏, 將要相互傳告說: 范陽令投降, 仍然不免一死, 還不如堅守, 于是各處都成了金城湯池, 很難攻下了。我為你打算, 最好趁早用優厚的待遇把范陽令迎接過來, 然后叫他帶著文告,到燕、趙各地去走一遭, 各城鎮必然紛紛投降, 順利而且迅速’。我的這一番話, 估計武臣是一定會同意的, 所以我說你可以免死了。”徐公聽了, 非常高興, 當即備了車馬,讓蒯通立即去見武臣。武臣果然采納了蒯通的建議, 這樣不但徐公免死,燕、趙各地就有三十多城鎮, 主動宣告響應起義。
詞義: 金屬鑄造的城墻, 沸騰的熱池水。城池: 城墻和護城阿。湯:熱水。形容堅固的城池。
書證: 華而實 《漢衣冠》: “有你這樣的好弟兄, 好幫手, 仙霞就是金城湯池, 滿州人插上翅膀也過不來!”
上一篇:成語《郢書燕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鋌而走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