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功亮
散文。作者吳伯簫。發表于《人民文學》1961年4月號。本文通過對一輛紡車的回憶,再現了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期,延安軍民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情景,贊頌了“跟困難作斗爭,其樂無窮”的精神。行文從作者曾經使用過的一輛紡車寫起,然后借介紹這輛紡車的“普通”,將描敘對象擴展為曾經在延安大生產運動中發揮巨大作用的“上千上萬輛”紡車。沿著這條思路,寫紡線在經濟上對戰勝敵人的意義,在思想上生活上對延安人的鍛煉和提高。特別是對紡線過程的記敘,如紡線的技藝、姿勢、技術改革以及開展競賽等,始終把勞動的艱苦與收獲的愉快交織起來,最后點明全篇主旨。藝術上以紡車為線索,緣物記事,觸景生情,絮語鋪陳,侃侃而談,聯想奇特,比喻新巧,平實的語言涵蘊著對延安精神的懷念、珍愛之情。
上一篇:張達張博華《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吧》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劉圣宇《記憶》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