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見怪不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見怪不怪:jiàn guài bù guài
詞源: 宋·洪邁 《夷堅三志己》 卷二:“見怪不怪, 其怪自敗!”
詞由: 傳說魏元忠沒有做大官的時候, 家境不甚富余。一天丫頭正在煮飯, 忽然來了個老猿為他看火。她很驚異, 趕快去告訴魏元忠。元忠鎮靜如常地說:“老猿知道我沒有什么仆人, 所以來幫我的忙。”又一次, 元忠大呼一個老仆, 老仆沒有答應, 一只狗卻答應了。元忠并不奇怪, 反說:“這真是一只孝順的好狗啊!“又一次, 元忠獨坐, 有一群老鼠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元忠也不驚異, 反說:“你們是餓了想吃東西吧?”有一天深更半夜, 忽然有幾個婦女出現在元忠床前。元忠毫不驚詫, 對她們說:“你們能不能把我抬到院里去?”婦女們一齊動手,把元忠抬到院里去了。元忠又說:“你們能不能把我抬回堂屋去?” 婦女們又把元忠抬到了堂屋。元忠又說:“你們能不能把我抬到街上去呢?”那幾個婦女沒有再抬, 向元忠行了個禮就走了。臨走時婦女們說:“他是一個好人, 我們不要再戲弄他了!” 為此, 有人說:“見怪不怪, 其怪自敗。”
詞義: 看見奇異事物, 鎮定自若,不以為怪。
書證:魯迅《花邊文學·奇怪(三)》:“先前的‘見怪者’,說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現在的‘怪’, 卻早已聲明著, 叫你 ‘莫見怪’了。” 徐興業《金甌缺》第八章:“兄弟在東京住上三年, 把棱角都磨平了, 那時見怪不怪, 自然心平氣和了。”
上一篇:成語《行險僥幸》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言過其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