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腹誹心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腹誹心謗:fù fěi xīn bàng
詞源:《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蚡所愛倡優(yōu)巧匠之屬,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不仰視而俯畫地,辟倪兩宮間,幸天下有變而欲有大功。”
詞由:漢武帝時,武安侯田蚡有一次舉行宴會,將軍灌夫借酒作瘋,大罵田蚡。田蚡以灌夫罵坐不敬之罪,判處死刑。灌夫的好朋友魏其侯竇嬰挺身而出救灌夫,暗地里向皇上上書。皇上立即召見竇嬰,竇嬰便說灌夫是醉酒失言,不應(yīng)該判死罪。武帝說:“到東朝去當廷辨論清楚。”魏其侯來到東朝,極力夸獎灌夫的優(yōu)點,說這次是因為酒醉出現(xiàn)的過失,而丞相(田蚡)是拿別的事來誣陷他。”武安侯卻極力指責灌夫恣意橫行,大逆不道。魏其侯迫不得意,只好揭露田蚡的短處。田蚡也不甘示弱,以退為攻:“如今幸而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我田蚡才做上圣上的親近,愛好音樂打獵、田宅。我所偏愛的是樂工、演員、能工巧匠,比不上魏其、灌夫他們?nèi)找拐屑煜潞澜苤俊⒆h論國事,心懷不滿,暗中發(fā)泄,不是抬頭看天,就是在地上畫,希望朝廷有禍,還窺探宮內(nèi)的秘密,我不知竇嬰這幫人在干些什么!”雙方各不相讓,其他大臣又不敢或不肯說公道話。最后,這場廷辯只好不了了之。
詞義:心懷不滿,暗中發(fā)泄。
書證:《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太祖以為琰腹誹心謗,萬收付獄,髡刑輸徒。”
上一篇:成語《脫穎而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自以為計》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