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離群索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離群索居:lí qún suǒ jū
詞源: 《札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 亦已久矣。”
詞由: 孔子的學生子夏, 因為兒子死掉把眼睛都哭瞎了。曾子去安慰他, 他哭哭啼啼地對曾子說:“我為什么要受到這樣嚴重的懲罰呢? 天哪! 我究竟有多大的過錯啊!”這時, 子夏因離開了孔子, 在家里生活。曾子說:“你有三個過錯, 一是你退居西河, 只知道炫耀自己, 西河的老百姓只知道你有學問才干,可不曉得你的老師孔子; 二是你死了父親卻一聲不響, 不告訴我們,大家也就不知道你的境遇; 三是你現在兒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前后對比,情況完全兩樣。你不尊師,不孝父母, 卻偏疼愛兒子, 這三個過錯還算小嗎?”子夏聽了, 忙向曾子跪拜說:“我離開你們單獨生活很長時間了, 聽不到你們的規勸, 放松自己的修養了。”
詞義: 離開群眾, 孤獨地生活。索: 孤單。鄭玄注:“群, 謂同門朋友也; 索, 猶敬也。”
書證: 唐·無名氏《靈應傳》:“父母怒其剛烈,遂遣屏居于茲土之別邑。音問不通, 于今三紀。雖慈顏未復, 溫情久違, 離群索居, 甚為得志。”徐遲《祁連山下》:“自從年輕的畫家們來到以后, 他不再是離群索居的了, 他的議論也有了聽眾。”楊纖如《傘》:“但是現在生活環境完全變了, 同學們個個都把革命活動放在第一位, 自己怎么好離群索居呢?”
上一篇:成語《瞻前顧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秀外惠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