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挾天子以令諸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挾天子以令諸侯: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
詞源:《戰國策·秦策一》:“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p>
詞由:司馬錯跟張儀在秦惠王面前爭辯,司馬錯主張伐蜀,張儀說應該伐韓。秦惠王叫張儀說說理由,張儀就說:秦兵攻打韓的新城、宜城,兵力也就到達了周王室的郊外,聲言要責罰周天子的罪過,威勢也就使楚、魏感到害怕。周王室自知形勢已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就會把象征著國家政權的九鼎交了出來。這樣,大王你就可以拿住九鼎,按照地圖要這個地方那個地方。因為你挾持周天子向天下發號施令,天下就沒有人不敢不聽從的。這是稱王的舉動啊。
詞義:挾持皇帝,以其名義號令諸侯。后又泛指假借名義發號施令。
書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宋·嚴羽《滄浪詩話》:“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太白《夢游天姥吟》、《遠離別》等子美不能道,子美《北征》、《兵車行》、《垂老別》等太白不能作。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下以令諸侯也?!泵鳌ち_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曹操挾天下以令諸侯,自立魏王,篡奪漢室?!?
上一篇:成語《招搖過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捉襟見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