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坐山觀虎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坐山觀虎斗: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詞源:《戰(zhàn)國策·秦策二》:“有兩虎爭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也, 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詞由: 傳說戰(zhàn)國時有個開旅館的莊子, 有一天, 他看到有兩只虎為了爭吃一個人而搏斗起來了, 就想去殺死它們。這時, 旅館的伙計連忙阻止他說:“虎是兇猛的動物, 人是他喜歡吃的食物。如今那兩只虎為了爭奪愛吃的東西而相斗, 結(jié)果力小的會斗死,力大的也會因此受傷。若是你等待著它們一死一傷時擊刺它, 那么你一舉可以擊殺兩虎。這真是費(fèi)斗一虎的精力而可得殺二虎的美名啊!”莊子聽后照著這么智斗了, 不費(fèi)多大氣力就擒殺了兩只虎。
詞義: 坐著觀看兩虎搏斗。斗: 搏斗、爭斗。比喻在一旁看別人爭斗,等他們兩敗俱傷時從中漁利。
書證: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六回:“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那一個是好纏的? ……‘坐山看虎斗’, ‘借刀殺人’,‘引風(fēng)吹火’,‘站乾岸兒’,‘推倒了油瓶兒不扶’, 都是全掛子子的本事。”又《紅樓夢》第六十九回:“鳳姐雖恨秋桐, 且喜借他先可發(fā)脫二姐, 用‘借刀殺人’之法, ‘坐山觀虎斗’, 等秋桐殺了尤二姐, 自己再殺秋桐。”
上一篇:成語《圖窮匕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坐懷不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