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聚米為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聚米為山:jù mǐ wèi shān
詞源:《后漢書·馬援傳》: “援因說隗囂將軍有土崩之勢, 兵進有必破之狀。又于帝前聚米為山谷, 指畫地形,開示眾軍所從道經往來, 分析曲折, 昭然可曉。帝曰:‘虜在吾目中矣。’”
詞由: 隗囂本是忠事于劉秀的。劉秀即帝位時, 他就帶領部下背叛更始帝, 后助劉秀破赤眉軍。但他認為雖為劉秀重用,終究是為人所制,因而又背叛劉秀, 投靠公孫述。馬援本是隗囂部下一員將領, 自然就熟悉隗囂內部情況。他對劉秀說:隗囂的軍隊有土崩瓦解的趨勢, 只要進兵向他出擊, 完全有必勝的把握。為了講清進軍的陣勢, 馬援就在劉秀面前, 聚米為山谷, 形象地講述地勢, 講述如何進軍的陣形,講述得極為具體、形象。劉秀說:“你這么一說,我就覺得隗囂這個叛將如同被抓到我眼前了。”
詞義: 東漢馬援把米堆起作為山,形象地向劉秀講述擊潰隗囂的地勢、陣形。多用來表示形象一地講述軍事形勢, 或險要的地形。
書證: 東晉·王嘉《拾遺記》:“登月館, 以望四渙為山, 皆如聚米縈帶者矣。”南朝·梁·庾信《少保豆廬永思神道碑》: “城壘畫地, 山林聚米。”宋·劉騭《舊將詩》:“聚米山前識陣形。”
上一篇:成語《耳提面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肆無忌憚》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