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新硎初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新硎初試:xīn xíng chū shì
詞源: 《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數千牛矣, 而刀刃若新發硎。彼節者有間, 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間,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詞由: 有一個宰殺技術很高的人替梁惠王宰一條牛, 三下五除二很快地就把牛宰好了,宰時,手、腳的動作象跳舞那樣好看, 進刀的聲音就象奏樂那樣好聽。梁惠王為庖丁的絕技所傾倒, 就問他何以有這么高的本領。他說: 首先要熟悉牛的生理結構, 進刀時刀口就不會碰著骨頭。我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 宰殺的牛也好幾千只了, 可是刀口卻仍象剛在磨刀口磨過一樣。我的刀口為什么還這么鋒利呢? 因為牛的骨頭在相接的地方是有縫隙的, 可我的刀口卻非常薄。以很薄的刀口進入有縫隙的骨節, 那刀口就象在寬綽的地方使用, 不碰上骨頭。所以我的刀用了十九年還象剛磨過的一樣。
詞義: 剛磨過的刀第一次使用。新硎: 才磨出來的刀。初試: 第一次使用。比喻一個有才能的人初露鋒芒。
書證: 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這五百和尚, 都是俠憚親自教出來的, 操練了幾年, 今日新硎初試, 勇氣百倍。”
上一篇:成語《斤斤計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日不暇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