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低首下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低首下心:dī shǒu xià xīn
詞源: 唐·韓愈《祭鱷魚文》:“刺史雖駑弱, 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 (xin)睍睍(xian), 為民吏羞, 以偷活于此邪?”
詞由: 唐代憲宗十四年 (公元819年) 三月, 曾因上書勸阻迎佛骨的韓愈幾乎遭到唐憲宗的殺害。后來被貶到潮州(今廣東潮安)做刺史。到任后不久便詢問民間疾苦, 百姓都反映當(dāng)?shù)赜幸粭l惡溪水里的鱷魚常常吞吃家畜,危害很大。韓愈便令屬下準(zhǔn)備了牛羊等祭品, 自己還親手寫了這篇祭文, 將這一齊投向水中, 表示祭祀, 以驅(qū)除害蟲。在這篇祭文中, 他歷數(shù)了鱷魚的罪狀,表達(dá)了與它斗爭到底的決心。他寫道:“鱷魚兇狠作惡, 和刺史抗?fàn)帲译m然軟弱無能, 可是又怎么能在鱷魚面前低頭屈服, 戰(zhàn)戰(zhàn)兢兢, 不敢正視, 受到百姓和同僚的恥笑,在這里苛且偷生呢? 我不能不和鱷魚分個(gè)高低啊。”
詞義: 低著頭, 甘心屈服順從。下心: 甘心屈服。
書證: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第二十五回:“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 也不愁姑娘不低首下心的誠服首肯。”朱自清 《民眾文學(xué)的討論》:“用教師底口吻在文學(xué)里,顯然自己已搭了架子, 誰還愿意低首下心來聽你嘮叨呢?”
上一篇:成語《傳聞異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便宜行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