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臥不安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臥不安席:wò bù ān xí
詞源: 《戰國策·楚策一》: “寡人臥不安席, 食不甘味, 心搖搖如懸旌, 而無所終薄。”
詞由: 蘇秦是戰國時著名的游說之士, 推行合縱的理論。有一次, 他為趙國去游說楚威王, 希圖讓楚國與燕、趙、韓、魏、齊、衛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他對楚說:“楚國在地利人和方面, 有許多可以抗秦的有利條件。大王是想割地以事秦, 還是想聯合弱國共同抗秦?”楚王默不作聲。接著蘇秦說明了來意:“我是奉趙王之命前來獻計的, 何去何從望大王三思。”楚王才說:“我們楚國西與秦國接壤, 秦有攻占巴蜀、并吞漢中的狼子野心, 它是我們的敵人, 無疑不能和它友好; 韓、魏受秦國脅迫, 也極不安全。我也曾估量過: 拿楚國的力量去抵擋秦國是難以取勝的。為此, 我睡也睡不著覺, 吃飯也沒味。我的心就象在空中隨風飄蕩, 搖搖晃晃始終停不下來。只要聯合起來, 能安諸侯,存危國, 我一定奉社稷以從。”蘇秦終于說服了楚威王。
詞義: 不能安安穩穩地睡在床鋪上。形容心事重重,睡覺也不安穩。亦作“臥不安枕”。
書證: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 “寡人聞之, 臥不安枕。”
上一篇:成語《博聞強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卻之不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