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博聞強記》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博聞強記:bó wén qiáng jì
詞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p>
詞由:戰國時,楚國有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出身于楚國的王族,見多識廣,記憶力強,懂得古往今來治亂興亡的道理,而且善于辭令,才華蓋世。楚懷王時,他官至左徒,三閭大夫,曾直接參與楚國內政外交的重大決策,深得楚王信任。屈原堅持“聯齊抗秦”的外交路線和“立法圖治”、“選用賢才”的政治措施,遭到楚國貴族統治集團的反對,他們對屈原進行排擠和打擊。屈原被削去官職,繼而被流放。在長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仍然十分關心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的命運。他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寫下了《離騷》、《天問》等許多光輝的詩篇, 譴責楚國反動貴族集團禍國殃民的罪行,陳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公元前278年,秦國出兵進攻楚國,屈原眼見楚都淪陷,楚國面臨覆滅的危機, 懷著極其悲憤的心情, 自投汨羅江而死。
詞義: 見聞學識廣博, 記憶力強。聞: 見聞。原作“博聞強志?!?/p>
書證: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回:“粲博聞強記, 人皆不及?!?
上一篇:成語《千金之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臥不安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