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點石成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點石成金:diǎn shí chéng jīn
詞源: 《列仙傳》:“許遜, 南昌人。晉初為旌陽令, 點石化金, 以足逋賦。”
詞由:傳說晉朝初年,旌陽縣的縣令許遜,原是個道士,會施符作法,裝神弄鬼……當地百姓稱他為“許真君”。那時候,朝廷征收稅利十分苛刻。有一年,發生了一起嚴重的天災,百姓連溫飽都顧不上,哪有錢糧交租稅,大家為此十分焦急。這當兒,那“許真君”便施展了法術:手指一點,便把石頭點化成閃閃發亮的黃金。這樣,不僅可以抵付要繳的稅錢,還有余剩供百姓生活。
詞義:手指一點,石頭變成了金子。比喻有些人善于把粗糙、平庸的作品略加改動,而成另有新意、妙處的精采文章。亦作“點鐵成金”。
書證:唐·貫休詩:“安得龍猛筆,點石成黃金?!彼巍?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huangtingjia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黃庭堅《答洪駒父書》:“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繼之看過了,笑道: ‘真是點鐵成金,會者不難,只改得二三十個字,便通篇改觀了?!?。
上一篇:成語《滔滔不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煉石補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