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無妄之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無妄之災:wú wàng zhī zāi
詞源:《周易·無妄》:“無妄之災,或系之牛, 行人得之, 邑人之災。”詞由: 周朝時代, 有個人將自家的一頭耕牛系在村邊的一棵大樹下,想不到竟被過路賊偷走了。這人在牛被偷后,便亂猜測、懷疑鄉鄰, 還告到官府去。于是, 凡被懷疑的鄉人,都被衙門傳訊審問。那些鄉鄰真是無緣無故地招來了災禍。但他們是有口難辯。因為真正的偷牛賊是當官的,那些鄉鄰誰也不敢揭發,只得忍氣吞聲地挨了一頓毒打。
詞義: 無故受到災難。無妄: 無緣無故。
書證: 漢·王充《論衡·明雩》:“無妄之災,百民不知,歸必于主。”唐·李商隱《為賀拔員外上李相公啟》:“三醫畢訪,百藥皆投, 竟非無妄之災,莫見有瘳之侯。”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二回:“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未名社一向設在北京,也是一個實地勞作, 不尚叫囂的小團體。但還是遭些無妄之災, 而且遭得頗可笑。”
上一篇:成語《無中生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無所用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