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鹿門采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鹿門采藥:lù mén cǎi yào
詞源:《后漢書·逸民傳·龐公》:建安中,攜妻子隱鹿門山,因采藥不返。
詞由: 東漢末年, 有一個人叫龐德的, 一直住在峴山南的陋屋里, 沒有出過山。荊州的長官劉表請他出來做官, 他堅決不同意。你和妻子一塊兒種地, 男耕女耘, 真是相敬如賓。劉表說: 你不肯受官祿, 那給子孫能留下什么呢? 龐德公說:人家給子孫留下禍害, 我只給子孫留下安樂。當時的隱士如司馬德操、徐元直相處得十分知己, 一到他家, 分不清誰是客人誰是主人。因糾纏不過來對他的邀請為官, 他就索性帶著妻子隱居到鹿門山去,終年以采藥為生, 和社會完全隔絕了。
詞義: 龐德公隱居在鹿門山上終年以采藥為生。比喻過著隱居生活。
書證: 宋·陸游《歲晚》:“鹿門采藥悠然去, 千載龐公是賞音。”宋 陸游《讀史》:“全家采藥鹿門去, 我憶襄陽龐德公。”
上一篇:成語《鵬程萬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龍章鳳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