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戮力同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戮力同心:lù lì tóng xīn
詞源。《左傳·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 及穆公相好, 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 重之以婚姻。”
詞由: 公元前578年, 晉為霸主,會諸侯伐秦。出師之前, 晉厲公叫呂相到秦國去, 說明為什么要和秦斷交。絕交的理由很多, 其中一條是: 秦國不守信義。他說: 秦晉本來是要好的, 晉獻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秦穆公, 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當時, 兩國合力同心, 十分和好, 不僅有盟誓, 而且聯婚姻。可是, 不久晉國發生了驪姬之亂, 之后秦不斷背誓違約, 以兵加于晉國。所以晉就合諸侯之力, 要來討伐秦國了。
詞義: 齊心合力,團結一致。戮力:并力, 盡力; 同心: 齊心。
書證: 《三國志·魏志·袁術傳》:“以為足下當戮力同心,匡翼漢室,而陰謀不軌, 以身試禍, 豈不痛哉!”
上一篇:成語《成敗利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才高意廣》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