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成敗利鈍》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成敗利鈍:chéng bài lì dùn
詞源: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凡事如是,難可逆料。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詞由:諸葛亮在平定南中諸郡,蜀漢政權得到了鞏固后,于是就準備北伐,和曹魏決一雌雄。臨行前寫了《前出師表》,要劉禪尊賢遠佞;第二年又寫了《后出師表》,針對有些人反對北伐曹魏的意見,說明伐魏的重要性。在說明六點理由以后說:一切事情都很難以預料,尤其是戰事更難推測。但我抱著謹慎、勤勉的態度,一直到死為止,都致力于振興蜀漢的事業。至于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困難,只有竭盡全力去做,憑我的聰明才智,是不能預料得到的。
詞義:事情的成功、失敗,順利、挫折。利:鋒利,順利;鈍:挫折、失敗。指事情進行的四種情況。
書證:清·陳忱《水滸后傳》第三十三回:“成敗利鈍,在此一舉。”
上一篇:成語《愚不可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戮力同心》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