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浪淘沙月下桃花》詠桃花詩鑒賞
沈友琴
清露釀花煙。皓魄無邊。數枝低亞笑嫣然。一自天臺迷路后,辜負年年。蟾影罩霞鮮。似共流連。茅齊相對恍疑仙。賺得東風今日好。莫為愁牽。
《浪淘沙》為詠月下桃花而作,故而全詞圍繞“月”和“桃花”來寫,造成一種迷朦的美。
桃花明艷嬌美,古典作品中多用桃花形容美女的面龐,月下的桃花則更增加了一種皎潔感,一中蒙蒙朧朧的氣氛,格外動人。《浪淘沙》的前幾句“清露釀花煙。皓魄無邊。數枝低亞笑嫣然”。就描繪了這么一種景色:在月夜中,沾著清露的桃花似籠罩著一層輕煙,明亮的月光無邊無際地灑向人間,那幾枝低壓的桃花在月色里好像巧笑嫣然的少女。“一自天臺迷路后,辜負年年。”這里用了一個典故。劉義慶《幽明錄》有劉晨、阮肇在天臺遇見仙女,感情篤厚;天臺桃花無數,美麗異常;后劉、阮二人探家,重回天臺時已經迷路的故事。韓元吉《六州歌頭》有“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的句子,就是用的這個典故。沈友琴的《浪淘沙》說天臺的桃花自劉阮離去后,無人觀賞,雖然花事年年仍舊繁盛,卻辜負了她的美麗。女詞人引用此典,表面看是月下桃花之美有如天臺桃花,應及時賞玩,莫辜負了美景的意思,但是否別有懷抱,暗含離愁呢? 我們也許可以這樣揣測吧。
《浪淘沙》的下片繼續描寫月下桃花的美麗及詞人對花的嘆賞,留戀。結尾兩句承上片末兩句的詞意,說雖然“一自天臺迷路后,辜負年年”,可如今面對這恍若仙境的景色,還是應該“賺得東風今日好,莫為愁牽。”這是詞人對自己的安慰,解脫,我們還是感到了詞人心中那一縷割不斷的愁思。
《浪淘沙》表達情感的方法是曲折的、委婉的,女詞人只有在感嘆月下桃花的美麗時才微微透露那么一點。而且是以一種抑制的愁思之后的態度表達的。這與那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景況正好相反,乃是一種深沉的人生體會。
上一篇:江瑛《東風第一枝白桃花》詠桃花詩賞析
下一篇:梁啟超《六丑碧桃》詠桃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