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蜀葵》詠蜀葵詩鑒賞
徐夤
劍門南面樹,移向會仙亭。
錦水饒花艷,岷山帶葉青。
文君慚婉娩,神女讓娉婷。
爛漫紅兼紫,飄香入繡扃。
據《全唐詩》載:徐夤中進士后,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由于對他禮待簡略,夤拂衣而去,歸隱不出。由此可知比人稟性耿直。
“劍門南面樹,移向會仙亭。”劍門在四川北部。詩人看著自劍門至會仙亭一帶到處盛開著蜀葵花。景色甚為可觀。從這句所描寫的景象可以看出,詩人是臨高放眼,從廣闊的地域來描繪蜀葵盛景的。他的隱居之處大概就在這蜀葵繁茂的地方。
“錦水饒花艷,岷山帶葉青。”錦水潺潺,岸上到處盛開著鮮艷的蜀葵花。水映花嬌,花點綴江水,一幅艷麗的錦江蜀葵圖。可謂詩中有畫。再看遠處綿延的岷山似也被蜀葵的枝葉染得越發青翠欲滴,是蜀葵裝點了這一派川北美景。
“文君慚婉娩,神女讓娉婷。”卓文君,四川臨邛美女,后同司馬相如私奔成都。“婉娩”是儀容柔順貌。張華《永懷賦》:“揚綽約之麗姿,懷婉娩之柔情。”“神女”典出宋玉《高唐賦》,楚懷王曾夢與巫山神女相會。巫山地處蜀地。后人附會,塑像立廟,號為朝云。且不管這傳說的真偽,那巫山神女自當是娉婷美艷的。作者用了兩個蜀地的典故來寫蜀葵,在蜀葵面前,卓文君、神女都要讓蜀葵幾分,甚至會自慚不如,以襯托蜀葵美艷之甚。
“爛漫紅兼紫,飄香入秀扃”。蜀葵開著爛熳多姿的花,有紅的,有紫的,相間相襯,沁人的馨香飄入了繡房。仿佛繡閣里的香氣是蜀葵薰染而致。詩人筆下的蜀葵真是色香俱全,極為可愛。
這首詩寫得華麗工整。頷聯從廣闊的錦水岷山著眼,景象壯觀,在詩人看來,蜀地因為遍開蜀葵花,從而才山水宜人,風光旖旎。頸聯又用了文君、神女兩個蜀典來襯托蜀葵花。杜甫在《琴臺》一詩中曾用“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的詩句來再現文君光彩照人的形象。徐詩中這兩聯所寫,如一個高明的攝影師,先從廣闊的空間鳥瞰,將錦水岷山的遠景盡收眼底,而后把鏡頭拉近,又把美似文君與神女的蜀葵攝入鏡頭,遠景近景次第呈現在讀者眼前,并由此聯想起那美妙的史話與傳說。
徐夤曾在《退居》一詩里寫到:“鶴性松心合在山,五侯門館怯趨攀……笑他范蠡貪婪甚,相罷金多始退閑。”表明了詩人不慕名利的清高志趣。這首《蜀葵》也當寫于歸隱之后,反映了詩人隱居生活的淡雅閑適和寄情山水的情懷。
這首詩以蜀典用蜀人,擬蜀物,一切取材于蜀地。在詠花詩中并不多見。
上一篇:陳標《蜀葵》詠蜀葵詩賞析
下一篇:姚孝錫《蜀葵》詠蜀葵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