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邵伯梵行寺山茶》詠山茶花詩鑒賞
山茶相對阿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會,爛紅如火雪中開。
蘇軾這首詠山茶花詩作于元豐七年(1084)。在邵伯鎮梵行寺中所見的紅山茶花。邵伯鎮在今江蘇江都縣北。“山茶相對阿誰栽? 細雨無人我獨來”是見山茶花一問,“阿誰栽”不得而知,自己冒雨而來卻是真切無誤,由此可見賞山茶之情的執著。“說似與君君不會”有的版本作“君不見”,意思是因獨自雨中賞山茶心中有感,想要說給人聽,人或聽而難得一見,或聽而不信。這倒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作者要告訴人的是“爛紅如火雪里開”這種鮮明奪目的形象。蘇軾是深深為之感動了。紅火與白雪形成強烈對比,蘇軾這最后一句堪稱畫龍點睛之筆。
蘇軾還有一首《趙昌四季·山茶》詩寫道“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其中前兩句“游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是寫山茶花香氣濃郁,游蜂頻顧。結末兩句“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是說山茶開于雪中,其至春時,在者能幾,最終還有殺菽之霜,使之凋殘。這句反過來說因有殺菽之霜,故不能多枝留待春時。一說是以比遭受貶謫之人,不能再承受春和雨露的滋潤,可供參考。這首詠山茶花詩題中趙昌系畫家,工畫花果,時稱絕倫。蘇軾在《王伯敭所藏趙昌花四首》中說:“蕭蕭南山松,黃葉隕勁風。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能傳歲寒姿,古來惟立翁。 趙叟得其妙,一洗膠粉空。 掌中調丹砂,染此鶴頂紅。 何須夸落墨,獨賞江南工。”趙昌所繪的是紅山茶花。蘇軾稱紅山茶花“誰憐兒女花,散火冰雪中”,同“爛紅如火開雪中”是同調,而且進一步指明,山茶花這種歲寒姿值得推崇。
蘇軾還有一首于熙寧四年(1071)寫的《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今歲盛開二首》,其二寫道:“長明燈下石闌干,常共松杉守歲寒。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頂丹。久陪方丈曼佗雨,羞對先生苜蓿盤。雪里盛開知有意,明年歸后更誰看。”同樣,蘇軾對山茶花雪里盛開有極深印象,也同樣贊美山茶花“常共松杉守歲寒”的堅貞品格。所謂“久陪方丈曼佗雨”,顯然是指山茶花又名稱曼佗羅花(實非一物),傳說佛說法時曾有天雨曼佗羅花。苜蓿盤是用典故,形容小官清苦冷落生活。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閩中進士》載:“薛令之,……累遷左庶子。時開元東宮官僚清淡,令之以詩自悼,復記于公署曰:‘朝旭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 苜蓿長闌干。飯澀匙難綰,羹稀筋易寬。只可謀朝日,那能度歲寒!”
蘇軾這三首詠山茶花詩雖作于不同時期,但其共通之處還是十分明顯,一贊其雪里紅花鮮艷異常,二贊其歲寒之姿,品格堅貞。蘇軾一生仕途坎坷,歷盡磨難,政治觀點雖不無可非議之處,其操守品格、表里如一不肯隨時俯仰卻令人敬佩。他贊美山茶花,喜愛山茶花,這其中未始沒有借物托志之意。
上一篇:俞國寶《山茶》詠山茶花詩賞析
下一篇:王十朋《山茶花》詠山茶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