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奉和李舍人昆季詠玫瑰花寄贈徐侍郎》詠玫瑰詩鑒賞
盧綸
獨鶴寄煙霜,雙鸞思晚芳。
舊陰依謝宅,新艷出蕭墻。
蝶散搖輕露,鶯銜入夕陽。
雨朝勝濯錦,風夜劇焚香。
斷日千層艷,孤霞一片光。
密來驚葉少,動處覺枝長。
布影期高賞,留春為遠方。
嘗聞贈瓊玖,叨和愧升堂。
這是一首詠花唱和詩。開頭兩句便繳足了題面:“獨鶴寄煙霜,雙鸞思晚芳。”徐為侍郎,掌封駁之事,行宰相之職,有霜露之威,所以說“煙霜”,“寄煙霜”便是“寄贈徐侍郎”。鶴為信使,所以說“獨鶴”,是要與“雙鸞”相對。此本六朝隋唐間俗語,如何遜《出當陽浦口詩》云:“獨鶴凌空逝,雙鳧出浪飛”等,信手拈來,便成妙對。“雙鸞”指“李舍人昆季”,“思晚芳”,是說思慕暮春所開的花兒,于是便作了《詠玫瑰花》一詩。這兩句闡明了他倆作此詩的緣由和寄贈的對象。
“舊陰”兩句明寫花,暗關(guān)人,個中微妙,不著鑿痕。“謝宅”,謂南朝大貴族謝安的宅邸,“舊陰”指玫瑰花的花陰,這句是說李舍人昆季。“依謝宅”正謂其投靠于某大官僚的門下,之所以說“舊”,是已非一日做舍人了;“蕭墻”,是君臣相見的地方,因為要加屏障以示肅敬。“新艷”,謂一朵含苞初綻的新花,這句專指徐侍郎而言。“出蕭墻”恰言其于皇宮禁苑內(nèi)任職,之所以說“新”,可見其入官未久。如此寫來,方是匠意經(jīng)營,出人意外。
“蝶散”以下四聯(lián),分別從八種不同角度來陪襯烘托玫瑰。玫瑰花上,沾著幾顆輕圓的露珠,仿佛是美人臨風,珠淚盈盈,粉蝶無知,也想一親肌膚,意境美極了。這還不算,詩人又讓蝶兒散去,輕輕地把露珠搖落,動感之際,玫瑰花兒又增添了萬種嫵媚。夕陽西下,眾鳥歸巢,這黃鶯可不忍離去,臨走時還偷銜了一瓣帶回巢中。不僅有動,而且色彩映襯,意象明麗。這一聯(lián)十字之中,便有四個動詞,把花蟲禽鳥都寫活了,的確堪為句中杰構(gòu)。誰說后來林逋的“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無知合斷魂”(《詠梅》)不是自此脫胎而來的!這兩句從昆蟲和禽鳥的角度來寫玫瑰。
“雨朝”、“風夜”,打殘吹落了百花,本已凄慘,可沒成想反倒成全了玫瑰。錦緞洗濯之后,更加鮮艷,而經(jīng)雨淋潤的玫瑰鮮嫩富艷,較之濯錦更勝一籌;靜夜焚香,氛氳盈室,給人一種舒心愜意之感。而玫瑰異香,經(jīng)風一吹,飄飄入室,較之焚香更加濃郁。這一聯(lián)從風雨如晦的惡境中襯托了玫瑰的色、香。
“斷日”二句,又仿佛為玫瑰花打出了一道道背景色,一縷縷日光瀉在玫瑰上,泛出來種種艷色;孤霞一片,映照著玫瑰火樣的光芒。這一聯(lián)又從日光和霞光的映襯來寫玫瑰。
“密來”二句,又用葉和枝來寫玫瑰花。花兒密密麻麻,鱗次櫛比,把葉兒都障得看不見了,冠以“驚”字,足見花朵的誘人,早忘了還有葉兒。突然間發(fā)現(xiàn)了,原來是風兒一吹,花兒動了,才留下空間讓人們?nèi)プ⒁暷切揲L的花枝和羽狀的翠葉。這時我們看到的玫瑰,除了火樣紅的花色外,還看到了布景上的翠葉綠枝,便得到了一枝全方位的立體的玫瑰花來。
以下兩聯(lián),又從人事寫起。“布影”、“留春”都是說玫瑰。花兒疏影橫斜,期待著高人韻士的賞識,這暗示李舍人昆季,照應(yīng)“雙鸞思晚芳”;玫瑰在暮春盛開,留住了春光,又經(jīng)李舍人昆季吟詠,似乎永遠留住了春天。“遠方”化自“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謂朋友,此句關(guān)合“寄贈徐侍郎”,照應(yīng)首句“獨鶴寄煙霜”。
“嘗聞”二句,說明“奉和”之意。“贈瓊玖”點化《詩·木瓜》“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之意,意謂李氏昆季示我以詠玫瑰花詩,按理說應(yīng)該報之以瓊玖,和一首好詩才是,可惜的是“叨和愧升堂”。“叨和”即奉和,“升堂”用《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的典故。這句說,雖然我奉命和唱,但羞愧的是“未入于室”,不得要領(lǐng)。以自謙收束,十分得體。
本詩為一首排律,全詩聯(lián)聯(lián)對偶,工力遒勁。前后四聯(lián),寫人事,卻由花托出,文雅典麗,堪為唱和詩楷模;中間四聯(lián),寫玫瑰,則自他物陪襯,妙不可言,實是詠物詩中翹楚。不愧為名家之作。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唐彥謙《玫瑰》詠玫瑰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