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杜鵑花詞》詠杜鵑花詩鑒賞
施肩吾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這首詩借對不能登堂入室,得不到達官貴人賞識的杜鵑花的描寫,流露出了對達官貴人的不滿,以及自己有志不得其展、得不到賞識的怨恨和無可奈何的情緒。
“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兩句,寫杜鵑花開放了,美麗、茂盛,但可恨的是京城的達官貴人卻不能欣賞、認識它的美貌。這兩句詩首先造成了一種鮮明的比照,一邊是美麗茂盛,但另一邊卻是不欣賞,不認識,受不到重視。“夭”,美盛。“帝城”,指帝王所居之城,即京城。“帝城人”,應指達官貴人。在古代,有識之士往往把到京城做官,稱作“入帝城”。大詩人李白曾有詩句:“借問欲樓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向帝城飛”,即指進京做官,一展身手,報效國家。此詩句中也有此意。感嘆自己空有一腔才智,卻不被錄用,那些“帝城人”不欣賞、不認識我。所以此兩句詩,既寫花又喻己。施肩吾曾中元和進士,有志于報國做官,但有志不得展,終身未能做官,后隱居洪洲西山,世稱“華陽真人”,成為道士。
“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兩句詩的意思為,杜鵑花啊,沒人賞識你,只能囑咐春風不要把你吹落,“留與佳人比顏色”。這里進一步嘆杜鵑花的紅顏薄命,沒人賞識,只能與“佳人比顏色。”這里也流露出一種人不識之我自惜的情調。這兩句詩同樣也是寫花喻自己。“丁寧”,即“叮嚀”。
杜鵑花一般在杜鵑鳥啼時開放,所以名杜鵑花,由于杜鵑鳥鳴叫時聲音悲凄,因而,杜鵑花也由此得不到達官貴人們的賞識。而詩人們一般用來表達一種比較低回凄切的情感。如李白的《宣城見杜鵑花》一詩:“蜀國曾聞子規鳴,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表達的是一種斷腸的思念故鄉的情感,比較低婉。而這首詩中以杜鵑花的命運喻自己的遭際,嘆花更嘆己,使全詩帶有一種無可名狀的惆悵和得不到賞識、重用的感傷、怨恨以及無可奈何的情調。
上一篇:杜牧《山石榴》詠杜鵑花詩賞析
下一篇:吳融《送杜鵑花》詠杜鵑花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