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生活惡習,如何斷舍離?
經常有簡友說沒東西可扔了,確實是的,實體的物品再多,也有個總量,扔一個少一個,假以時日,總是會丟干凈的。
就像國家的遺產一樣,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物質文化遺產。
斷舍離也有兩種,一種是物質的,一種是非物質的。物質的很快就差不多了,這時候自然要進入到非物質的層面。所謂非物質,就是精神的。
我們大家都喜歡談一個詞,叫“修行”。在我理解,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果沒有對行為的修正,只是打坐念佛是不夠的。
要修正自己的行為,首先要明白自己有哪些不好的行為。每個人因緣不同,各自有不同的惡習,我把它們列舉出來,大家自行對照看看有哪些惡習需要“修行”。
1.懶惰
誰像我一樣勤奮,誰就像我一樣成功,這是音樂家巴赫的名言。反觀自己,每日的生活并沒有做到時間的“物盡其用”,尚有不少余暇可以用以讀書寫字,勤懇工作。
曾國藩先生說,想去除懶惰,第一重要是早起。對于我這種人,僅有早起還不夠,心里時刻要有根弦。
2.急躁易怒
處理問題的時候,經常會有急躁的情況發生,有時候事情緊急,也是自己的懶惰導致事到臨頭才不得不匆忙做決定,所以難以盡善盡美。還有的時候是無端的急躁,無名火無名生起。
想要祛除這個壞毛病,唯有“慢”,不重則不威。時常打坐,是一法。
3.吝嗇
對于那些于自己已經無用的物品,價格便宜還可以爽快贈送給他人,而價格昂貴的,還是不舍得。路見乞討之人,亦不能慷慨解囊相助。
將身邊人都當作家人,天下人都是自己人,能幫則幫,吃飯能買單則買單,遇事能吃虧則多吃點虧。
4.浪費
外出吃飯,經常吃不干凈,浪費食物;居住的房子,也是過大;常常很近的距離也開車過去,都是莫大的浪費。于人吝嗇,于自己浪費。二者顛倒過來就好了。
5.多言
懂得一些道理,則愛多言教人,好為人師。如果說得對倒也還好,如果說錯了真是誤人子弟。
切記謹言慎行,自己不信的,自己沒有試過的,絕不要教導別人。
6.損人
口無遮攔,損人為樂。看到別人的缺點,不是心生同情,而是嘲笑,也許惡意不大,但聽者未必舒服。
多發現他人的優點,對缺點存包容之心。
7.虛榮
試圖將不屬于自己的身外之物,強加在自己頭上。這些年已經大大好轉,但仍未杜絕。
年輕時可能都會有一些虛榮之心,年歲漸長,就慢慢淡了。人與人的交往,以長久來看,人格是第一要素。在一些一面之緣的場合,人容易虛榮,因為大家沒有機會看到你的內心,所以只好訴諸于外在。
8.多變
做事沒有堅持,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回顧過往,無論于人于事,多有變數,工作做過許多,人也認識許多,但深交者不足。
所幸遇到極簡生活,得以堅持至今,幸甚至哉,感恩上蒼!
9.驕傲
自以為多讀了一些書,多走了一些路,便瞧不起別人,以為別人不如我,其實不然。樸素的人有樸素的智慧,高深的人也會有樸素的表現。驕傲自滿,實際上是因為自己懂得還很少。
10.好色
美食美女美景美色,所有具有上好顏色者,都能讓自己心蕩神搖,然而,看起來美卻未必真好。因此會錯過許多璞玉。
吃一些粗糙的食物,去一些樸素的地方,交往一些容貌不佳的朋友,祛除好色之心。若能好德如好色,可也。
這是我的10個惡習,不知道你有幾個,還有哪些補充?
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沒有進步,人生才是修行啊。
上一篇:父母不配合,如何斷舍離?
下一篇:用創新思維來激發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