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默寫,加強記憶
作為小學生,對于背誦和默寫一定不會感到陌生,這是因為老師對于要求背誦的內容,總是會對孩子提出默寫的要求。一則是因為默寫是檢驗孩子背誦效果的好方式,二則是孩子將來在考試等檢測過程中,總是要把背誦的內容寫出來,所以如果只是口頭上會說會背誦,而手上卻不會寫,則依然無法正確呈現所需要記憶的知識要點,也會導致真實的能力水平和在考試過程中驗證的水平不同。
要想提升孩子的記憶能力,父母要引導孩子默寫。即使孩子對于所背誦的內容沒有完全掌握,也可以在默寫的過程中努力回憶,從而加深理解和印象,起到鞏固記憶的作用。反之,如果孩子已經完全掌握了需要背誦的內容,那么在默寫的過程中,就可以把心中記憶牢固的東西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出來,自己會感到很大的成就感,也會提升記憶的信心。毫無疑問,這對于孩子提升記憶力是很有好處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今天是周末,小波原本準備完成作業之后好好休息一番,為此一大清早就起來寫作業,非常認真專注。看到小波這么好的表現,媽媽忍不住表揚小波:“兒子真是長大了,學習都不需要督促了。”小波對媽媽笑了笑,說:“我以后都不讓媽媽盯著寫作業,要主動!”小波很快就完成了作業,已經快到中午了,他準備吃完午飯再出去玩。媽媽在做飯的間隙里,看到小波無所事事,為此對小波說:“小波,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把上周媽媽安排你背誦的古詩默寫下吧!”這個任務來得很突然。小波很擔心自己的默寫會出問題,膽戰心驚問媽媽:“媽媽,默寫不會的話,我下午還能出去玩嗎?”媽媽點點頭,說:“當然能,不過你知道自己哪里記得不好,就要努力去記。”小波答應了媽媽的要求。
在媽媽的注視下,小波開始了緊張的默寫。他時而緊皺眉頭,時而面帶微笑,時而苦思冥想,時而表情輕松。寫完三首古詩之后,在默寫第四首古詩第二句的時候,小波怎么也想不起來了。他只好向著媽媽求助:“媽媽,你可以提示我一下嗎?”媽媽說:“你先默寫其他的,這個最后再說。”小波很順利地默寫出第五首古詩,但是他對于忘記的那句古詩還是絲毫想不起來。媽媽說:“我可以告訴你這首詩的意思,你看看能不能想起丟掉的那句古詩。”在媽媽的提示下,小波終于磕磕巴巴完成默寫。但是,媽媽對于小波的表現不是很滿意,為此告訴小波:“以后,對于我要求你記憶的東西,我會隨時進行默寫檢查。希望你在記憶的過程中不要懈怠,一定要反復記憶和鞏固。因為今天是突然襲擊,所以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后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媽媽就要罰你抄寫古詩,有意見嗎?”小波懸著的心又放下來,趕緊點頭,心中暗暗想道:以后,我可不能這么三心二意,必須把媽媽安排的古詩都背誦并默寫下來。
在這個事例中,隨著小波的心情起伏,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會感到非常緊張。那么,媽媽的做法到底對不對呢?媽媽的做法非常正確,因為如果只是安排孩子背誦,而沒有對孩子進行檢查,孩子未免會覺得懈怠,也會導致記憶的效果大打折扣。默寫不同于單純的背誦,而是要把內容以文字的形式書寫下來,進行記憶。默寫是對記憶力進行檢測的好方式。
當然,默寫要想起到最好的效果,就要注意在默寫的過程中不能看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默寫和考試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都是要起到檢測的作用和效果,從而知道哪里掌握得好、哪里掌握得不好,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查漏補缺。因此在默寫的過程中,哪怕遇到不會寫的,孩子也不能看書,而是可以空下來繼續默寫下面的內容。等到默寫結束后,再針對不會的內容進行鞏固記憶,從而保證記憶的效果更好。其次,在默寫的過程中,還要進行時間限制,而不要任由孩子無限度去想。最后,默寫出現遺漏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重復記憶和鞏固記憶,然后再進行復默,從而起到良好的效果。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如果沒有復習就進行復默,則原本存在的問題還將會繼續存在,鞏固記憶也就無法達到最佳的效果。
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默寫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所以當看到孩子第一次默寫無法達到父母的預期時,一定不要心急,而是要給予孩子時間去鞏固記憶,也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緒,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的學習和記憶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要抓住適宜的時機讓孩子進行默寫,這樣才能對孩子起到激勵和警醒作用,讓孩子進行自我管理,也意識到記憶應該是始終堅持進行的,而絕不能有懈怠。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堅持記憶,也才能通過默寫的方式激發右腦細胞的活力,讓記憶力更加增強。
上一篇:完美型
下一篇:心理壓力過大,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