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是媽,不分別
對公婆、岳父母也要用恭敬心、感恩心、柔軟心,這也是人生一項重要功課。王鳳儀老先生叮囑,女子結婚后要以孝敬公婆為上,也就是公婆要排在父母之前。很多人與婆婆的關系是勝過母親的,有位老師說她經常和婆婆在一個被窩里睡,讓我著實贊嘆了一番。
跟婆婆處理好關系,我的心得是一要尊重當地風俗。先生老家在農村,每過春節,凡是親戚,一見面小輩就要磕頭,一個春節要磕不少頭。第一年我心里委屈,很不情愿,回來還跟先生講,怎么可以免過去。后來反思這件事情,覺得你是誰呀,人家當多大的官這樣的風俗都能夠尊重,你為什么就不行呀?拜年失去真心有什么意義呢?心里過了這關,就心甘情愿地給鄉親們磕頭了。婆婆也怕我覺得委屈,有時候就說,你今年就不要跟那些嫂子弟媳去了,你又不熟。我說,還是去吧。這事據說為我加了不少分,因為鄉親都跟婆婆說,你家兒媳婦一點架子也沒有,對誰都不嫌棄,等等。真的是你尊重別人,別人就會尊重你,現在回老家,就有很多鄉親來串門打招呼。
二要知道和誰一撥的,不要表錯態。農村家長里短的事情特別多,比如小叔子結婚,一般都會派嫂子去接親,不知道為什么婆婆沒有安排我,我也沒在意。有位鄰居就覺得我婆婆輕視我了,就給我出主意這是看不起你,你要去跟婆婆講。”我說是我跟婆婆說的,別安排我,村里的習俗又不懂,我怵頭不愿意去。”之后這樣的事情也出過幾次,別人了解你的性格了,也就不來講是非了。想幸福,遇到這樣的事情就要維護婆婆,維護婆婆就是維護你自己。如果因此與婆婆爭吵,鄉親會笑話你。
朋友也講了一件事情。婆婆的父親去世,婆婆的姐妹都有女兒,出殯的時候是女兒扶著母親。起始她也不知道,一看那些姨都有人扶著,就婆婆身邊沒有人,于是就過去挽住了婆婆。挽住婆婆的一剎那,婆婆一震,她很吃驚也很激動。這件事讓她很感慨,原來好媳婦不用做太多,關鍵的時候做對幾件事情就行。
三是千萬別沖動。有一年春節在婆婆家過年,和先生吵架了,吵得很兇。婆婆勸的時候說了句,“你也是,和他犟什么呀,他不是東西你讓讓就過去了。”我特生氣憑什么我要讓?你不該訓你兒子嗎,怎么能訓我?”當時一摸,兜里有錢,就想打車回我媽家,讓他們知道我也是不好欺負的。幸虧走出沒有多遠,就冷靜下來了,沒做出過激的行為。后來一個弟媳婦這樣做了,贏了嗎?贏了,男方一家子去道歉,賠不是,擺足了架子才回來,可后來與先生家包括親戚都很難建立融洽的關系。
坦白講,我做兒媳婦沒有為婆婆做什么,比起媽媽來要少很多。不過,似乎在婆婆身邊更自在些?,F在很多人討論回誰家過年的問題,我是堅決要回婆婆家過年的,因為我發現回婆家過年和回母親家過年不同,什么不同?角色、狀態都不同。回婆婆家過年,先生特聽話,態度極其地好,只要不太出格,即便你挑釁,他都不還嘴,甚至主動討好你。為什么?他愿意讓他的父母安心,因為我們一別扭,老人就會跟著別扭。我們不別扭,父母還察言觀色,生怕你哪里不高興呢。在他們家過年,他緊張。回我們家過年,我緊張,不得不好脾氣讓著他,為什么?怕自己父母跟著擔心。我的經驗是,想舒服回婆婆家過年,愛自己回婆婆家過年。
我媽總叮囑,回去要替你婆婆干活。其實我根本沒插上手過,只有一張笑臉,一副不挑剔的心情,就夠了。我一下廚房,全家陪著,公婆、其他家人都不自在,況且他們做的你不會做,你按照你的做,人家一家子吃不習慣。所以我回婆婆家過年簡直是休假,偶爾參與一下包餃子。還有一位朋友的婆婆特別體貼。她回婆婆家過年,婆婆不讓她干活,說自己兒子自己知道,他懶,在城里都是你做飯伺候他,伺候我孫子,回來就給你放放假。她說起來都覺得特別溫暖。其實她一點也沒少做,但有老人這句話就夠了。
上一篇:娶媳婦是迎喜神進門
下一篇:婚姻以相契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