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悶氣,傾訴是發泄的好辦法
有了煩惱、怒氣,若不及時宣泄,必然會變成悶氣,因此,當自己憤怒時,或者悶氣郁積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及時將那些不滿的情緒宣泄出去。當然,宣泄情緒的方式有許多種,而向他人傾訴是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必然構建了一定的人際關系,有我們的家人,有我們的朋友,有我們的老師,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傾訴對象。傾訴內心的煩惱,他們會為自己分擔一些悶氣的愁緒,徹底消除那些悶氣的根源。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面對他人談論自己的事情卻是諱莫如深,無論自己多少煩惱,多么生氣,也不愿向他人袒露,寧愿自己一個人死撐著。直到有一天因為悶氣而爆發,朋友才驚訝:“原來他心中藏著這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為了不讓自己生悶氣,學會傾訴吧,向自己的知己好友傾訴,他們會為你分擔一些悶氣的愁緒。
英國思想家培根說:“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的憂愁。”分擔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可以讓我們的快樂加倍,讓我們的痛苦減半。當你發現自己被那些怒氣纏繞,而且無力擺脫的時候,千萬不要讓它憋在心中,要學會宣泄情緒,學會向知己好友傾訴心中的煩惱,讓自己擺脫悶氣的纏繞。面對不良情緒,唯有主動釋放,理智宣泄,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快到凌晨了,李太太家里的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李太太拿起電話:“喂,你是哪位?”電話里傳來了一個婦女的聲音:“我恨透了我的丈夫。”李太太感到莫名其妙:“我想,你打錯電話了。”但是,對方似乎沒有聽見,依然繼續說下去:“我一天到晚照顧兩個孩子,他還以為我在偷懶,有時候我想出去見見朋友,他都不肯,自己卻天天晚上出去,跟我說有應酬,鬼才會相信呢。”李太太打斷了對方的話:“對不起,我不認識你。”那位婦女生氣地說:“你當然不會認識了,這些話我怎么能對親戚朋友講,到時候肯定會搞得滿城風雨,現在我說出來了,舒服多了,謝謝你。”隨后,那位婦女就掛斷了電話。
雖然,這位婦女的做法顯得十分荒唐,但是,我們卻從中發現,一個被不良情緒所困擾的人,他們其實很想把心中的憂愁和苦悶做一番傾訴,哪怕對方只是一個陌生人。在電影《2046》里,梁朝偉將自己內心的秘密對著一個樹洞傾訴,不難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傾訴的欲望。有時候,心中的煩悶可能是關于隱私之類的話題,那怎么辦呢?事實上,我們應該明白,在任何時候,知己好友都是我們心靈的伴侶,在朋友面前,又有什么可丟臉的呢?當然,向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我們需要選擇值得相信的朋友。朋友對于我們來說,無時無刻不在身邊,只要我們需要他們,當自己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可以撥打電話給朋友,向他們道出內心的煩悶,甚至可以在朋友面前發怒、哭訴,盡情宣泄心中的不良情緒。
李芳才三十歲的年紀,就獨自經營了一家大型企業,或許,在旁人看來,李芳已經獲得了人生的成功。可是,又有誰能知道李芳心中的苦悶呢?在李芳的家里,是屬于男主內女主外的模式,老公在家帶孩子,自己在外奔波辛苦。剛開始的時候,老公心中滿懷愧疚,常常告訴李芳:“老婆,你一個人太辛苦了,都怪我,沒本事。”對此,老公對家里全身心地付出,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不讓李芳操心,這讓李芳感到由衷的欣慰。可是,好景不長,時間久了之后,老公變得越來越懶,連家務都派遣給了保姆,整日游手好閑。如果李芳說他一兩句,老公就會反駁:“我一個大男人在家里多辛苦,出去放松放松,又怎樣?”這時,李芳就住口不語,兩人關系越來越惡劣。
每次回到家里,李芳都感到身心疲憊,滿腔怒火,卻找不到地方發泄。每到凌晨,老公還沒回家,李芳就氣得在家里砸東西,可是,發泄過后,老公回家了,李芳就像沒事一樣。這樣,時間長了,李芳心中悶氣越積越多,作為公司董事長,她又不好在員工面前發脾氣,只能憋在心里。偶爾,想到朋友們,又不好意思開口,即使碰到朋友主動問道:“李芳,最近有什么煩心事嗎?怎么看你臉色不太好。”李芳也總是推托兩句:“沒事啊,一切都挺好的,可能是工作太累了吧。”可是,沒過多久,朋友就聽聞了李芳自殺未遂的消息,大家都大吃一驚,怎么會這樣呢?
有人說:“一個人如果有朋友圈子,就能長壽20年。”的確,向朋友傾訴內心的煩惱是排除不良情緒的有效辦法。當自己有不良情緒出現時,有可能會越想越憤怒,越想越傷心,這時,若是約個朋友,將自己心中的郁悶之氣盡情地傾訴一番,在朋友那里尋求支持和解答,從而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平衡。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或許,那些對于自己來說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朋友的勸解之下,自己便會茅塞頓開,這樣,心中的悶氣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宣泄。對每一個深陷煩惱的人來說,朋友的傾聽和理解才是最好的安慰劑,向朋友傾訴,不僅使郁悶情緒得到緩解,心靈得到溝通,而且,在傾訴的過程中還能增強友誼,分享快樂。
上一篇:盡早為幼兒樹立社會規范
下一篇:想做就做,不要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