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之所至地活,才算精彩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強調做事要有規劃,要按部就班實現目標,為此,一些人慢慢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循規蹈矩的計劃的執行者,以至于讓人生成為了計劃的程序。也有一些人努力上進,馬不停蹄地往前趕,他們不允許自己有絲毫懈怠,然而久而久之,他們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而事實上,人的一生須臾即逝,我們固然應該努力前進,但應該興之所至地活。
季羨林曾這樣寫道:“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有個人非常幸運地得到了一顆美麗而碩大的珍珠,但是,他卻覺得很遺憾,原來珍珠上面有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除去這個斑點,它應該是多么完美啊!于是,他慢慢刮掉了珍珠的一部分表層,可是,那個斑點還在;他又狠心地刮去了一層,而那個斑點還是沒有消失。于是,他就這樣不斷地刮下去,到最后,斑點雖然沒有了,但是珍珠也沒有了。從此,這個人一病不起,臨終前,他遺憾地對家人說:“當時我若不去計較那個小斑點,現在我手里就會拿著那顆美麗而碩大的珍珠啊!”然而,他的醒悟太晚了,很多時候,面對生活,我們需要的是“隨遇而安”的心態,因為只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挑水工有兩個水罐,一個完好無缺,一個有一條裂縫。
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著兩個水罐去打水,但到家的時候,有裂縫的水罐里只剩下一半的水了。所以,完美的水罐常常嘲笑那個有裂縫的水罐,而有裂縫的那個水罐也因此十分自卑。
終于有一天,在挑水工打水的時候,有裂縫的水罐難過地哭了。他對挑水工嗚咽道:“真對不起,因為我的裂縫,每天浪費您很多時間。”
挑水工聽了說:“不,沒有浪費。不信,你可以看一下回家路上的那些鮮花。”說完,挑水工又拎著水罐往回走。
果然,有裂縫的水罐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這邊的小路上開滿了各種鮮花,而好水罐的那邊卻沒有。挑水工邊走邊說:“我在你這邊的路上撒下了花種,正因為你的裂縫,才使它們每天都喝到了足夠的水,開出了美麗的鮮花。若不是你,我怎么可能每天采花,裝飾自己的家園呢?”有裂縫的水罐聽到這兒,高興地笑了。
真正的美就是不完美,就像斷了手臂的維納斯,如果不是它的缺憾美,就沒有那么多人駐足欣賞了。在這個世界上,凡事都有缺憾,萬事萬物并不存在絕對的完美。因此,即使受到命運的捉弄,我們也不必懊惱,不要心灰意冷而錯過了成功的機會,留下終生之憾。智者從不完美起步,強者在不完美中超越,而只有那些愚蠢的人才會計較生活中的缺憾,因此,凡事隨遇而安,不完美才是人生。
林清玄說:“在人生里,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么,品味什么,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我們應該學會隨遇而安,這樣我們就能夠輕松地克服那些看似不可戰勝的困難,如果自己不幸被生活中的黑暗所偷襲,那就當是一次嘗試好了。畢希納曾說:“人啊,自然一點吧!你本來是用沙子和泥土制造出來的,你還想成為比灰塵、沙子和泥土更多的東西嗎?”是的,學會自然一點吧,隨遇而安,我們就能獲得更多的幸福。隨遇而安,不是一種盲目的樂觀,而是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它是一種來自心底的信念。
要做到隨性生活,我們首先要學會放棄。
有人說,生活其實就是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河中的人難免被渦輪轉得頭暈眼花,可是站在河堤看河水感覺卻不過如此,學會適時放棄一些東西,生活中自然就會多了很多選擇。人生沒有不可以放棄的東西,也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從頭再來的。放棄的背影不盡然全是悲傷,無意間會漏出暗自偷閑的喜悅。
其次,隨性生活,就要內心堅定,不患得患失,我們可以少一些理性,多一些隨心所欲,目光可以渙散,內心卻要堅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人是可以這樣活的,可以先跨出去,然后再靜下來看心的方向,沒有必要后悔,因為往前走你就會有得到。人生風景無限,錯過這邊的卻得到那邊的,這就是人生。
或坐,或臥,或對飲,或暢談,無論怎樣都是絕對的自由自在。你設計過你的人生嗎?你是否在沿著你設計的路小心翼翼地走著?有多少人是設計了然后堅持不懈地走到了終點?生活中有無數的細節,你是否有未卜先知的超人力量,來符合你設想的每一步?所以放棄那些中規中距的束縛,只要認真地熱愛生命,就會發現人生的驚喜。可能你會說,這樣做是不是不誠摯?是否是沒有認真對待生活的表現?人的每一階段都有不同的精彩,如果這些行為是年少的輕狂,那就輕狂吧,只要覺得快樂,當你再回頭來看的時候不會覺得身后的日子是蒼白的。
上一篇:保持愉悅樂觀,謹患“心靈流感”
下一篇:利用圖形助力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