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勤奮之路的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是俄國偉大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不朽的名著。
這么一個偉大的人物,并不是一開始就勤奮向上的,在他青年時期,曾經有過一段放蕩的生活。他不好好讀書,賭博、借債、鬼混,足有一年的時間是在不務正業中度過的。
托爾斯泰出身于貴族,每天過著奢華的上流社會的生活。但不久,他就厭倦了這種生活,對自己的現狀十分不滿。他認為,自己的放蕩行為無異于禽獸。他又把自己墮落的原因詳細地找尋出來,寫在日記本上,計有8點:①缺乏剛毅力;②自己欺騙自己;③有少年輕浮之風;④不謙遜;⑤脾氣太暴躁;⑥生活太放縱;⑦模仿性太強;⑧缺乏反省。經過這一次反省,好像當頭棒喝,他決心結束放蕩的生活。他跟著哥哥尼古拉來到高加索,在炮兵隊里當了一名下級軍官,并邁步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托爾斯泰一走上文學之路,就表現出了他偉大的文學天賦,可是托爾斯泰之所以能成才,主要還得益于他的勤奮。
在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時,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這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最后他長嘆一聲,說:“關在屋子里是不行的,我要去戰場上親自考察一番!”
托爾斯泰果真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一切遺跡,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地記在心里,還特地畫了一幅畫,畫上一條地平線和許多樹林,標明每個村莊、河道的名稱,以及當年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等。經過實地調查,他心里有底了。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觀察到的一切鮮明具體的印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系起來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他才坐在桌邊,劃去以前那段描寫,重新寫起。他寫得不僅具體、生動,而且色調明朗、壯觀。他自己默讀了一遍,嘴角浮上了微笑。
托爾斯泰寫作最追求真實。
在他讀完《復活》的初稿時,不禁眉心皺起了個疙瘩。他對卡丘莎的結局很不滿意。初稿中是這樣描寫的:貴族老爺聶赫留朵夫的懺悔,使卡丘莎深為感動,于是她不念舊惡,欣然與聶赫留朵夫結了婚,并雙雙移居國外,建立了幸福美滿的家庭。
“這怎么可能呢?”
“一切都虛假、杜撰、拙劣。”
托爾斯泰意識到自己這樣安排太蹩腳了,這樣大團圓的結局,是違背生活真實的。于是他推翻了原稿,重新精心構思,決意要為卡丘莎“物色”一個合適的對象。最后將作品改為:在流放西伯利亞的過程中,卡丘莎在思想上、道德上都逐漸成熟起來了。她拒絕了聶赫留朵夫的求婚,而與政治犯西蒙相愛。這一改動,不僅使作品更符合生活真實,而且使主題更為深刻、鮮明。
托爾斯泰改作品總是不厭其煩。
在創作《婀娜小傳》時,首先是在報紙發表,他親自校對報紙底樣,一邊看,一邊改。開始是在報紙邊上加各種符號,刪削句子等,接著又改字、改句,后來索性大加增刪,到最后,底樣成了大花臉,不可辨認了。幸好他的夫人能夠辨認他的字跡,就連夜替他謄清。第二天一早,她把抄寫得整整齊齊的稿子放在桌子上,等待托爾斯泰送到郵局去。這時,托爾斯泰拿起稿件走到書房,準備再看“最后一遍”,可是,他又不由自主地改起來,而且改得比第一次還要亂,他的夫人只好又替他抄一遍。托爾斯泰不安地向夫人道歉說:“真對不起,我又把你抄的稿子弄臟了,我再也不改了,明天一定發出去。”誰知明天之后又有明天,有時甚至延至數星期或數月。他總是說:“還有一處要再看一下。”接著又把稿子都拿去改。有時,稿子已經發出去,他忽然想到要改幾個字,就又打電話去吩咐報館替他改過來。
托爾斯泰就是這樣在勤奮中完成自己的所有作品的,最終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家。
名人箴言
勞動能喚起人的創造力。
——托爾斯泰
上一篇:貧和騙
下一篇:踩了莊稼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