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發現錯誤,并改正錯誤
哈佛大學的醫學專家馬威爾遜說:“我寧愿讓一個人犯錯誤,也不喜歡他為自己的錯誤而迷失自己,只要他不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其實,錯誤是有教育意義的,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人可以在錯誤中學習、成長。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方法錯了,且不認識到錯誤的源頭,那么將一事無成。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錯誤可以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只要加以避免便可以遠離失敗的深淵。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杰出的外交官。年輕時的他就夢想自己將來能夠成為出色的外交官,于是他閱讀了大量的外交官傳記,希望從中找到成就夢想的捷徑。但那時的他性格急躁、做事毛躁,因此成功仿佛在與他捉迷藏,他越是求成心切,成功就離他越遠。這種情況導致了他脾氣暴躁,個性刻薄,經常怨天尤人。
一次,一位老朋友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富蘭克林的錯誤:“想成為外交家不僅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鍛煉過硬的素質與內涵。你的道路走錯了,你如果這樣繼續下去,就不要責怪夢想遠在天邊!”
富蘭克林聽后,既羞愧又難過,他誠懇地接受了朋友的意見,并且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此后的幾天里,他一直在認真思索兩個問題:如何才能成為外交官?外交官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當他想清楚自己該怎么做之后,便一改粗暴的脾氣和刻薄的態度,開始踏踏實實地學習做人和做事。最終他成了一名成熟、明智的外交家。
每個人都在努力獲得正確的認識,然而由于客觀和主觀因素的相互影響,錯誤不可避免地就會產生。那么,錯誤產生后該怎樣正確面對呢?心理學家給出的答案就是,積極認識到錯誤的存在,尋找產生錯誤的根源,避免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在參加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的時候,為說明國家的醫保系統有問題,她舉出了這樣一個令人痛心的事例:一位孕婦去醫院看病,可是卻因為無力支付醫院規定的100美元預付金而耽誤了治療,最終母子雙亡。盡管希拉里在演講中并未說明醫院的名字,但俄亥俄州一家醫院迅速站出來澄清了事實:這名婦女享有醫療保險,而且醫院也沒有做出過拒絕病人就醫的舉動。
院方的說明自然讓時任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希拉里無比尷尬,之后,希拉里告訴媒體,自己是從治安官口中得知這件事的,當時她并沒有認真核實。她勇敢大方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不會再講這個不真實的故事。
面對希拉里如此風度,媒體沒有深究,這件事也絲毫沒有損害希拉里的形象和聲譽。正如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所說:“偉人犯的錯誤往往也是偉大的。”錯誤也許恰恰是道德的折射,而無關結果的好壞,人們往往可以寬恕錯誤,卻無法容忍逃避錯誤的行為。
犯錯誤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如果及時改正反而會給人留下敢于擔當的好印象。然而很多人欠缺這樣的勇氣和魄力,他們會忽略自己的錯誤,有些人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一個錯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們第一次犯錯時就矢口否認。久而久之,逃避錯誤成了一種習慣,即便這不能上升為道德品質的問題,也是嚴重缺失獨立意識的表現。
美國前總統卡特參加競選爭取連任的時候,正好碰上了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卡特和國家安全局商定之后,命令特種兵發動了“藍光行動”,結果導致對駐伊朗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營救計劃失敗,政府因此面臨了巨大的壓力。這時候,卡特勇敢地站出來,向全美人民道歉:“一切責任在我。”不久之后,卡特的支持率立即上升了10個百分點。可見,能夠正視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會使你得到更多的尊重,收獲更大的成功。而逃避只會有損你的形象,增加你工作中的阻力和心理壓力。
哈佛人生箴言
畢業于哈佛大學的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說:“做成完美的一件事離不開正確的方法。死板、固執、缺乏靈活只會把事情辦糟。”成功與失敗也許只有一步之遙,關鍵就在于你登頂的途徑是否正確,走上錯誤的道路,則注定與成功背道而馳。如果能從錯誤的道路上轉變回來,就會越走越順,最終登頂成功,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上一篇:勤奮成就幸福人生
下一篇:發揮自我優勢,規避自我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