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吃虧是睿智,能吃虧是境界
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很少有人愿意主動吃虧,但是一味趨利的做法未必總是正確的,很多時候,人要懂得吃虧,甚至要主動吃虧,而吃虧并非總是壞事情。一個人吃了虧,表面上看不到任何好處,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說卻能夠帶來許多利益。
當我們面對競爭對手時,總是不可避免地產生利益上的糾紛,沒有人會輕易讓出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受到一點損失,但是實際上吃虧并不意味著失勢,完全可以看成一種暫時的退讓策略,對于長遠的競爭反而有利。當我們面對強大的對手時,更應該懂得適時吃虧,不愿意吃虧的人可能會因此遭受更大的傷害和損失,所以耶穌在勸誡自己的門徒時說:“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了你的右臉,你連左臉也要轉過去由他打?!睆拈L遠來看,一時的吃虧、忍辱和示弱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
吃虧可以看成一種包容的手段,當你懂得坦然地原諒別人的無禮舉動后,對方也許會因為你的大度而感到慚愧,雙方之間原本的仇怨和矛盾沖突反而會消弭殆盡,吃虧很多時候是緩解矛盾甚至贏得尊重的重要方法,確保自己能夠得到一個更加穩定安全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有個意大利男人準備給自己的小女兒買生日禮物,于是高高興興地走進商店里,結果被一個慌慌張張的年輕人撞倒在地。依照以往的脾氣,這個男人一定會憤怒地上前找對方理論一番,但是那天他的心情非常好,所以他直接站起身來,并且沖那個撞他的年輕人微微笑了一笑,當作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那個年輕人怔了一下,臉上微有愧色,然后就低著頭快速離開了。
等到這個意大利男人挑選好生日禮物回家后,他在電視中看到了一起早上剛發生不久的殺人事件。一個年輕的劫犯在逃跑過程中撞倒了一個路人,結果路人因為過分糾纏對方而遭到殘忍的殺害。這個意大利男人見到殺人犯后,幾乎嚇出一身冷汗,因為犯罪者正是早上把自己撞倒的那個人。
生活中,人們對吃虧二字很是敏感,好像一不小心被它沾上,就會成為倒霉鬼。而對于那些吃了虧的人,人們的眼神總是充滿了憐憫。其實,凡事有得必有失,吃點虧未必就不是好事。
有人問風馳傳媒的老總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嗎?”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么也沒有教,只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李嘉誠曾經這樣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拿六分就好。
李嘉誠的意思是,他吃虧可以爭取更多人愿意與他合作。你想想看,雖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現在多了100個合作人,那么他能拿多少個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話,100個人會變成5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李嘉誠一生與很多人進行過或長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成的時候,他總是愿意自己少分一點錢。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都不要了,愿意吃虧。這是種風度,是種氣量,也正是這種風度和氣量,才有人樂于與他合作,生意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誠的成功更得益于他能吃虧的境界。
能吃虧的人,其度量一定不會小,因為他能容忍在別人看來不公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同時也能包容傷害自己的人。這樣的人往往比那些錙銖必較的人更容易成大事,因為他的品行好,因而他能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吃點虧又何妨?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大學在給學生家長的信中這樣寫道:“要讓孩子懂得‘吃虧是福,占便宜是禍’的道理。”由此可見,吃虧也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世界總是公平的,占便宜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些不安;而吃了虧的人,又會從中學會忍耐和包容。所以,不要怕吃虧。不怕吃虧的人,心里充滿陽光,在其表面的順從和軟弱背后,其實是一個豁達、寬容的世界。
上一篇:會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
下一篇:使計劃趕得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