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做事要不慌不忙、按部就班
年輕人想要在關鍵時刻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就要在平時注意培養自己做事有條不紊的習慣。只有習慣才能創造奇跡,只有做事有條理才能理清思路,然后用思路指導自己不慌不忙地做事。而關鍵時刻的臨危不亂來自平時不慌不忙的積累。
如果你平時做事有條有理、不緊不慢、張弛有度,那么關鍵時刻只要把自己平時做事的習慣態度拿出來,就能夠應付。如果你平時做事都是興致所至,沒有一定的規律,也沒有一定的習慣,總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甚至是一團混亂,那么關鍵時刻肯定也是慌慌張張,毫無秩序。
很多年輕人做不到這一點,不是不想不慌不忙地做事,而是根本不知如何做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按照計劃行事的習慣。
首先,在職場上,或者在生活中,對于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要心里有數,然后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人的智力周期安排一個好的日程表。
一個好的日程表不僅僅是在幾點鐘做什么事那么簡單,它包括對事情重要性的衡量;對事情的復雜程序、可能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對每件事的前后關系有明確的認知。例如,A事處理不好,不妥帖,不干凈利落,可能就會引起B事的無條理,甚至出現一件事情千頭萬緒,無法理清的情況。所以必須考慮一件事可能影響到的其他幾件事,首先把這些處理好;對人在什么時候精力充沛,適合處理棘手的事情,什么時候思維比較混亂,應該做一些輕松的事或者無關緊要的事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一些簡單的、有規律性的事要限定時間完成,并且盡量縮短時間;預留出一些時間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
這才是一張完整的日程表應該有的面貌,這樣的日程表就是一個整體計劃,它是一環扣著一環的。任何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但任何麻煩都能夠在意外環節的時間里得到處理。漸漸地,你會發現意外越來越少,即使出了意外,只要查找日程表就能明白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而不至于亂翻亂找,或者責任不清不明,或者“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有了這樣一張日程表,就等于多了一個小秘書,你也能夠隨時明白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哪里需要調整,哪里需要謹慎。
其次,嚴格按照計劃做事。有了日程表不等于萬事大吉了,好的計劃還需要實際行動來支撐。如果你是一個不能按照計劃做事的人,或者有好的計劃但沒有實際行動,那再完美的計劃都會落空。事實上,按照計劃做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養成一個人“凡事三思而后行”的好習慣。在長時間的按照計劃行事之后,你會下意識地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就算遇到再危急的情況,你也會經過一番仔細的策劃之后再做事,這樣就不會顯得雜亂無章,也不會慌亂無措了。
最后,隨時根據自己的進步,職務的不同,目標的不同,或者臨時情況的變化,對自己的計劃做出調整。隨機應變才能夠讓事情顯得更有條理,做得更順利,如果只是按照計劃做事,就和蠢牛木馬沒有什么區別。因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就是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思考、情況的變化做出最適合的調整。這樣在遇到出乎意料的情況時才能夠有足夠的智慧應急。計劃為的是積累做事的規律性,讓自己不至于慌亂、無章法;而調整計劃為的是訓練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理智、最快的反應,以應付意外情況,避免措手不及。
總之,年輕人在平時做事情時,既要有條不紊又要靈活機動,這樣在關鍵時刻,或者遇見重大的事時才能不慌不忙,隨機應變。
上一篇:拒絕非分之想,握緊手里的幸福
下一篇:挫折是一種磨礪,不經歷挫折的人生是空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