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怨,是風度的體現(xiàn)
偉大的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也就是說,寬容在我們的為人處世中是極其重要的,就像血液供養(yǎng)我們的身體一樣,它供養(yǎng)著我們的靈魂。如果缺失了寬容之心,我們的靈魂就會脫離本真。
一列火車正開往費城,有一個婦女在中途上了車。她找了一節(jié)空蕩蕩的車廂,并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這時,坐在她對面的男人旁若無人地點燃了一支香煙,并深深地吸了幾口。婦女一聞到煙味就憋得慌,于是她故意把頭扭向窗外,并咳嗽了幾聲,想以此提醒男人別再吸煙。可是,對面的男人對此毫無知覺,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注意到她的舉動。這下,婦女不再客氣了,她大聲對那男人說:“先生,你是不是第一次乘坐本次列車?你可能不知道吧,這列火車有一間專門的吸煙室,在車廂里是不允許抽煙的。”男人聽了婦女的話后,愣了愣,然后對她抱歉地笑笑,順手將手里的香煙掐滅,丟到了車窗外。
不一會兒,婦女見幾個穿制服的男人走進了她的車廂。他們徑直走到她面前,說:“這位女士,很抱歉,你走錯車廂了,這是格蘭特將軍的私人車廂,請你馬上離開。”這些人的話把婦女嚇得不輕,天哪,坐在她對面的男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格蘭特將軍,頓時,她感到全身直冒冷汗。但格蘭特將軍卻一點兒也沒有怪罪她的意思,而是微笑著對自己的下屬說:“無妨,就讓她坐這兒吧。”
格蘭特將軍的寬容讓婦女肅然起敬,而他的仁德也被世人爭相傳頌。正是憑借著這樣一種博大的胸襟,他征服了自己手下的士兵,使他們打贏了很多勝仗。而他自己,最終成了受人敬仰的美國總統(tǒng)。
格蘭特將軍的故事告訴我們,對他人寬容,也會贏得別人的寬容甚至尊重。多一分寬容,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就多一分感動;多一分寬容,就多一次讓別人重新看待你的機會。所以,不要吝嗇自己的寬容,不要挑剔別人的過錯,做一個豁達的人,這將對你的人生有益無害。
猶太經(jīng)典著作《塔木德》中有這樣一句話:“即使一個非常寬容的人,也很難容忍別人對自己的惡意誹謗和致命的傷害。但唯有以德報怨,忍耐堅持下去,才能贏得一個充滿溫馨的世界。”如果你正在對某人心存怨恨,這對你來說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將因此而遭受痛苦。我們先要好好思考一下,究竟值不值得如此仇恨一個人,很多事情想開了也就了然了。不要斤斤計較于他人對你犯下的錯誤,無論這個錯誤讓你感到多么不快,你都要寬恕他,因為寬恕他人等于讓自己獲得快樂。
林肯在參選美國總統(tǒng)時,他的競選對手斯坦頓曾使出一切惡劣手段在公眾面前侮辱他、詆毀他,讓他形象受損,丟盡臉,出盡丑。但是,即便如此,林肯最終還是勝出,當選為美國總統(tǒng)。正當大家都以為斯坦頓就此完蛋的時候,林肯卻委任他為參謀總長組建內(nèi)閣。林肯對斯坦頓的寬容,不僅感動和征服了斯坦頓,也受到了美國民眾的贊賞。此后,在跟隨林肯的歲月中,斯坦頓總是身先士卒,盡忠職守,以此報答林肯對他的寬容。
由此可見,寬容會讓施與受的雙方都從中獲益,從經(jīng)濟學的概念上來講,它會促成雙方的共贏。寬容他人,就是對他人的一種理解和尊重,你的不計前嫌、以德報怨,會讓他人看到你靈魂的閃光點,從而欣賞你、感激你;寬容他人,假以時日,會讓人看出你的真心所在,從而自慚形穢,敬畏你。與其反唇相譏、打擊報復、以牙還牙,不如一笑泯恩仇,這樣豈不更是快意?對待任何人和事,不要往陰暗面去想,更不要走極端,一心向陽,自然也就做出陽光舉動。所以,首先還是要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學會寬容,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哈佛人生箴言
哈佛教授杰西卡·斯特恩曾說過:“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寬容,懦夫絕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不要讓你的心蒙塵,不要讓你的思想變得狹隘。學會用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和他人,大事會化小,小事會化了。當你用微笑和原諒來和解那個該死的芥蒂,那么恭喜你,你的世界變大了。
上一篇:從腦海里刪掉“我做不到”
下一篇:以謙卑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