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精進自己,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或許因為我們不夠有毅力,或許因為我們都太愛享受現(xiàn)在,于是就在時光的洪流中,徹底地丟失了那個原本可以更好的自己。
2015年的金馬獎,侯孝賢導演憑借《聶隱娘》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然而對比臺上兩位頒獎人非常熱烈的語調和動作,侯孝賢全程的表現(xiàn)是,淡定。
他上臺領獎,對同仁們說出了這樣的一番話:“拍電影這么久,只有一個念頭:心甘情愿。拍電影是我的工作,是我的夢想,也是我一輩子做不完的。我今年已經(jīng)68歲了,但是我想還可以再拼個10年吧。”
光是這番話,就很燃。
望著他那張平靜的臉,再聽著這番熱到骨頭里的發(fā)言,我頓時對侯孝賢導演充滿了敬佩之情。一位已經(jīng)68歲的老人,尚且有這樣的熱情面對自己熱愛的工作,再想想我因為加班太多而常常抱怨,真是自慚形穢。
之前,也是在很巧合的一個機緣下,參加某個出版公司在微信后臺分享的活動,竟很意外地得到了一本《行云紀》。這本書是電影《聶隱娘》的其中一個編劇寫的,非常詳細地記錄了電影的拍攝過程,突出了侯孝賢導演對電影工作的種種認真、投入。圖書裝幀精美,我花了兩個周末的時間完完整整、從頭到尾品讀了一遍。
之前在網(wǎng)上只是簡單地了解到,侯孝賢導演為拍攝這部作品“任性”到極點:他等風,等云,等故事。這本書正詳細地記錄了所有這一切。
是的,相比于很多人在年前立誓未來一年要怎樣怎樣的行為,侯孝賢的確是一聲不響就把所有想做的事做完了。這種人,讓人從心底敬佩,無法不去喜歡。
記得我的一個女性朋友,在每次吃完大餐時總是發(fā)誓:“哎呀,我怎么一不小心又吃了這么多,減肥減肥,我一定要做個瘦瘦的美女子!”可是呢,過了兩個月,待我們再次相見,她還是按照習慣去點餐,然后把同樣的話重復一遍。
包括我自己,在城市里待久了,就會對這里的環(huán)境(空氣、水、交通、房價等)心生抱怨,漸漸變成一個負能量爆棚而不自知的人。只有每次回到家鄉(xiāng)的農(nóng)村,看著母親因操勞而日漸消瘦的身體,滿頭的白發(fā),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為人子女的責任。
回到城市以后,我會信誓旦旦地在日記本里寫上:今年一定要努力,好好工作,改變我和家人的生活!但這種“刺激”往往最多也就持續(xù)一個月,漸漸地,我又被周遭的環(huán)境所同化,整天活在怨言中了。
是的,我是一個幾乎沒有自控能力的人,也常將喜怒形于色當作是一種純真、不虛偽,但我真的非常敬佩那些不動聲色就把事情完成的人。
我的另一個朋友童童,雖然我們同在北京打拼,可是各自的工作都很忙碌,放假的時候也通常各有安排,除非特別約見,否則很難在這座繁華的城市見上一面。
某天,童童約我見面。仔細想想,時光快如閃電,我們快有兩年沒有見面了。
雖然我愛看電影,愛讀書,沒事喜歡在朋友圈發(fā)張自拍矯情一下,可我的這位朋友,卻樸素得令人“發(fā)指”——第一次在她面前驚嚇地張大了嘴巴,乃至差點把下巴驚掉,是因為她告訴我說,她不玩微信和微博。
然而沒想到,童童馬上給我?guī)砹说诙畏峭岔懙恼鸷场?赡芤驗榻暤脑颍艺驹诩s定的地方等她,遲遲不見童童的蹤影,于是就撥通她的電話,“嘟嘟”響了兩聲之后,卻被對方掛掉了。正在納悶是怎么一回事,一轉身差點跌進一個人的懷里。
這才發(fā)現(xiàn),對面不知何時站了一個身材高挑打扮時尚的姑娘,而她此時正沖我微笑。待我仔細看去,發(fā)現(xiàn)正是我的那位好朋友。
“哎呀,你真是女大十八變啊,受什么刺激了,變得這么會打扮!”我忍不住驚嘆道。
“也沒有,就是尋常的打扮。”童童淡淡一笑。
我們隨意找了家餐廳坐下,由于太久沒見內心竟還有些激動,我開始連珠炮似的追問她的一切。
“就是某天醒來,我覺得該給自己換個跟得上時代的模樣了,就是這樣。”童童很簡單地回答我。
“那怎么也不見你發(fā)消息啊!現(xiàn)在不是很流行做一件事之前,要發(fā)很多毒誓嗎?”我故意笑著問她。
誰料童童卻不客氣地回答:“發(fā)那干啥,事情是做來的,又不是給別人說著聽的。再說你做了別人自然會看到,不用發(fā)。”
然后,我們就聊起了最近兩年各自的變化。我才發(fā)現(xiàn),童童不單單是外表有了很大改變,就連對事物的看法,也開始變得理性、成熟。
以前,童童幾乎跟我一樣,是個對生活沒有太多信心的女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時常愛發(fā)幾句感慨。可是現(xiàn)在,對于一些暫時不明朗的事情,她會站在另外的角度上去看待,于是看到事情好的一面。
童童這一系列的變化使我感到驚訝,也讓我感慨一個人在時光雕刻下的蛻變——這兩年,她不但考了駕照,業(yè)余還報了視覺設計班,甚至把大學畢業(yè)后丟下的英語也全部都撿了回來。
最驕傲的事情是,她現(xiàn)在能以一口流利的外語跟外國朋友交流,全程竟然毫無壓力。這樣的驚喜使她自己看到了努力改變帶來的好處,于是更加不動聲色地開始做起那些她想做還沒做的事情。
我承認,想擁有什么就要先創(chuàng)造能夠擁有它的條件,這樣的道理雖簡單,卻深刻。
可是大部分時間,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做到這些。或許因為我們不夠有毅力,或許因為我們都太愛享受現(xiàn)在,于是就在時光的洪流中,徹底地丟失了那個原本可以更好的自己。
聽童童說完這些經(jīng)歷,我開始思考自己這兩年的變化——悲哀地發(fā)現(xiàn),在每個年初我擁有無盡的能量,許下了很多的宏愿,但到年終收獲的,除了自己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大堆的感慨,再也沒有其他。
時光就這么流逝了。兩年前,我們似乎還站在同一個起點。兩年后,我卻感覺距離對方好遠。
而這一切只因為,她默默地做了一切可以努力的事,我則把時光溺死在食物里,感慨里,甚至對生活的埋怨里。諸如我的其他朋友們,好久不聯(lián)系,一打電話問候,某某最近買了輛車;某某最近搬進了新購買的房子;某某去年學了一門新技能;某某出國旅游了……
每次我也會感到驚訝:“哇塞,你小子夠能耐的啊!”然后,掛掉電話就開始羨慕人家無比豐盛美滿的生活。但冷靜下來想想,他們走到今天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毅力,一點一滴逐漸實現(xiàn)的。而我,可能骨子里有一種懶惰,不想播種,就想收獲。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我旁邊的同事。
這個圣誕節(jié),她們一家三口要去日本旅行。去年她曾完成了東南亞某地區(qū)的旅行體驗,而現(xiàn)在,我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她已經(jīng)提前一個月準備好出國需要的簽證和其他所有文件了。
在我驚嘆自己連去個成都重慶都不成時,她卻不動聲響地要飛去另外一個國度……
夜深人靜的時候,周圍寧靜的似乎只剩呼吸。我簡單地梳理著自己有些“悲慘簡陋”的人生,忽而想起大學畢業(yè)時寫在墻上的偉大心愿。
當時我以為畢業(yè)后,自己就像是終于飛出牢籠的小鳥,一定可以朝著大海的方向,實現(xiàn)走遍全國各地的夢想。可是畢業(yè)到現(xiàn)在,七年的時光過去,我卻從未踏出這座城市一步。成都,大理,西塘,那些一個個曾在我心中烙下痕跡的名字,如今依然倔強而孤單地矗立在我的心頭。
是的,我沒有讓自己真正為靠近它們而努力過一天。
我很慚愧,我媽常教育我說做事情不能“雷聲大雨點小”“一陣風,一陣雨”,她要我做事腳踏實地,沉重穩(wěn)健,可是我不聽。于是到今天,朋友們或多或少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而我除了擁有跟他們一樣的年紀,再也沒有可以拿出手的東西。
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成年人——我要攢錢,把想看的風景一一走遍;要寫書,把喜歡的人物統(tǒng)統(tǒng)寫遍;要上進,把喜歡做的工作做到極致。
時光不該被這樣無情地浪費掉!
上一篇:秋日的守望者
下一篇:讓成長帶你穿透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