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寬容與你終生相隨
子貢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生信守的原則呢?”
孔子說:“那就是‘恕’吧。”
恕,就是寬容。寬容是什么?寬容當如鮑叔牙,既能容人短,也能容人長。
鮑叔牙和管仲是老相識,年輕時就一起做過生意。那時,管仲家里窮,做生意得了錢,常常把兩個人的錢都拿去給自己還債。到了年底分紅的時候,鮑叔牙還是照樣分給他一半的紅利,管仲毫不推辭就收下了。
跟著鮑叔牙的人不服氣,說管仲是個貪財的小人。鮑叔牙卻說:“他這樣做說明他比我更需要錢,我應該多分給他一些。”
后來,鮑叔牙和管仲一起充了軍。每次打仗,沖鋒陷陣時管仲總是跑得很慢,故意落在后面;到了撤兵的時候,卻跑得比誰都快。軍營里的將士們紛紛嘲笑管仲,唯有鮑叔牙站出來為管仲說話:“管仲家里還有一個80歲的老母親,如果他戰死了,還怎么盡孝道呢?他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努力保全性命的啊。”
管仲聽了感動得淚流滿面,說:“生養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此二則,都是鮑叔牙心胸寬闊,能忍管仲之短。
后來,管仲當了公子糾的謀士,鮑叔牙在公子小白帳下效勞,二人各為其主,成了政敵。有一次,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兩派人馬發生了戰爭,管仲在戰場上向公子小白射了一箭,差點兒要了小白的命。公子小白僥幸躲過了管仲的毒箭,后來戰敗公子糾,成了齊國的大王——齊桓公。齊桓公非常信任鮑叔牙,讓他舉薦治國良相,不料鮑叔牙竟推舉了當年差點兒殺死齊桓公的管仲。
鮑叔牙為管仲百般開脫,又說自己的治國之才遠不如管仲,齊桓公若想稱霸諸國,必須得有管仲的輔佐。后來,齊桓公依了鮑叔牙之言,不計前嫌,果然在管仲的輔佐下成就了春秋霸業。
別人有了長處,不僅不忌妒,不故意貶損,反而全力舉薦,這就是鮑叔牙的容人之長。
寬容是什么?寬容就如一片地上的花瓣,當一只腳踏在花瓣上時,它沒有怨恨,反而贈人以余香。
宋祖英是一位很受歡迎的民族歌唱家,不僅歌唱得好,為人也很寬容大度。她早年離開湘西老家來北京創業時,生活十分不易。她十天半個月都在外跑工作,家中事務常常無人料理。后來,她通過家人介紹,雇了一個有些交情的小老鄉小江當保姆。
宋祖英對小江十分放心,對她就跟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吃穿用度一樣不會缺她;還教她學電腦,鼓勵她多讀書,說有機會還要送她去讀書深造;平素要出遠門,也會把家里的現金、存折及貴重物品統統交給小江保管。
小江有一個男朋友,姓王,在廣州打工。有一次,宋祖英不在家,王某來北京找小江,知道小江保管著全家的財產時,王某竟鬼使神差出了一個先斬后奏、以偷為借的主意,慫恿小江拿宋祖英的錢去廣州投資做生意。
小江財迷心竅,居然真被男友說動了,留下一張紙條后,把家里所有的現金、存折都裝進包里,悄然離開了北京。后來,被盜的錢財追了回來,小江也在家人的勸說下投案自首了。
也許,正是生活太變幻莫測,才讓人惆悵,讓人嘆息。你對一個人好,對他付出,對他信任,結果會換來什么,誰也不知道。以怨報德之事也偶有發生,就如小江對宋祖英便是如此。可一個寬容的人,是不會計較這些過往的。
往日的好,往日的信任都落了空,宋祖英自然心里有些難過。但她并不因此怨恨小江。小江被羈押坐牢后,宋祖英很掛念她,曾多次托人給她送去日用品,天冷了也不忘給她捎去一些御寒的毛衣、厚襪,還常常寫信鼓勵她,讓她看到生活的希望。
每個人都會犯錯,也都有糊涂的時候。如果做錯一件事就要遭受沉痛的打擊,走錯一步路就再無回頭的余地,生命就太殘酷,太無情了。與其置人于死地,不如心胸寬廣一些,給人以溫暖,給人以重生的希望。
什么是寬容?寬容就是甘草,甜且能治病。
相傳,古代有一位老禪師,一天傍晚,他在寺院里散步,突然發現墻腳放著一把椅子。老禪師知道,肯定是又有弟子趁他不注意,偷偷溜出去玩耍了。老禪師沒有聲張,而是挪開椅子,自己蹲在了放椅子的墻腳。天黑時分,墻外窸窸窣窣響了一陣,然后,一個小和尚翻墻而入,踩在他的背上跳進了院子里。
小和尚雙腳著地時,才突然意識到剛才踩的不是椅子。他回頭一看,怔住了:原來自己踩的是師父。小和尚目結舌,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出乎意料的是,老禪師并沒有嚴厲斥責他,反而用平靜溫和的語氣說:“夜深天涼,快去添一件衣服吧。”
良藥不一定要苦口,勸人改過也不一定要嚴厲地斥責或懲罰。有時候,寬容比批評和懲罰要有效得多。
寬容是和煦的春風,吹到江面上它變成微波,吹到樹梢上它變成綠意。也許,寬容是無形無色的,可它有靈魂,它的靈魂就是愛。能愛不愛之物,愛不愛之人,才是寬容,才是大愛。
寬容,值得我們一生追尋,一生奉守。
心靈感悟
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寬容,猶如一道鴻溝,將君子和小人遠遠地區分開來。有了寬容,天空就會更寬闊;有了寬容,胸懷就會更坦蕩;有了寬容,人間便少了許多紛爭,多了許多溫暖和寧靜。
上一篇:要學會反省自己
下一篇:讓將來的你感謝現在拼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