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勇敢地面對生活
那是在古時候,有個地方叫塞上,這個地方離匈奴很近。在離塞上不遠的地方,住著一個愛好養馬的人,人們都稱他為塞翁。有一天,塞翁的馬忽然逃到塞外去了,鄰人們都替他惋惜。
塞翁卻說:“跑丟了馬這件事,看似是壞事,怎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鄰人們聽了都感到塞翁為人很豁達。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又跑回來了,并且還帶來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鄰人們知道了這個消息,又都來慶賀。
塞翁并沒有表現出特別高興的神情,反而說:“多得了一匹馬,看似是好事,怎么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
家里有良馬,他的兒子非常喜好騎馬,但技術卻不甚高明。自從得到這匹匈奴駿馬,他的心里就一直癢癢的,總想騎著馬去兜風。他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就背著父親去騎這匹馬。
這可就闖出禍來了,兒子墜馬摔斷了腿,鄰人們都來慰問。塞翁并不特別傷感,又說:“我兒子摔斷了腿,看似是壞事,這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鄰人們都感到不甚理解。過了一年,匈奴兵大舉入侵,附近的青壯年幾乎都被官府抓去當兵了,而且大多都在抗戰中犧牲了。塞翁的兒子卻因跛腳未能出征,和父親一起保全了性命。
生活中可能暫時雖有所失,后來卻因此而有所得,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
還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是說早二戰期間,伊麗莎白·康黎女士在慶祝盟軍北非獲勝的那一天,收到了國防部的電報:她的獨生子在戰場上犧牲了。她無法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嚴酷事實,痛不欲生,決定放棄工作,遠離家鄉,然后默默地了此余生。
當她清理行裝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封幾年前兒子在到達前線后寫的信:“請媽媽放心,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對我的教導,不論在哪里,也不論遇到什么災難,都要勇敢地面對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漢那樣,能夠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遠以你為榜樣,永遠記著你的微笑。”
她熱淚盈眶,似乎看到兒子那雙熾熱的眼睛望著她,關切地問:“親愛的媽媽,你為什么不照你教導我的那樣去做呢?”
伊麗莎白·康黎打消了背井離鄉的念頭,堅強地活了下來。當我們遇到了不可能改變的現實時,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用微笑把痛苦埋葬。有時候,生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氣與魄力。
上一篇:要全面地考慮事情
下一篇:要善于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