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很開心
林去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回來后,心里很是郁悶。
林三年前畢業于一所還算不錯的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找工作那年早早地與一家在國內還算小有名氣的計算機公司簽約了,薪水在同行中處于中上等水平。這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上,已經是比較幸運的事情了。所以,這件事讓林頗為得意了一陣。尤其是在那些畢業之后還沒找到工作,或者工作不是特別好的同學面前,林更是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
畢業后的日子,仿佛大家都進入了蟄伏期,彼此之間電話也慢慢地少了,班級的QQ群里也很少有人說話了,也許很多人都在,都“潛”著不冒泡。其實也難怪,剛進入社會,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同學之間,似乎也在無聲地進行著較量,就像長跑一樣,剛開始,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呢。
畢業快到三年的一天,班長在群里發了一個號召,說畢業三年了,大家要聚一聚,而且說了一些煽情的話,讓大家伙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春歲月,變回了那個熱血少年。是啊,這幾年在社會上的打滾,種種壓力和碰壁,讓大家個性的棱角越來越平,都無限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大學歲月。
聚會在一家還算有檔次的飯店里進行。見面后,大家一陣寒暄,但熱情好像很快就褪下去了,接下來,氣氛就比較沉悶了,好像一下子積攢了太多的話,不知從何說起,又好像大家都變得穩重了,再也不愿像大學時那樣“海侃山聊”了。一時間,沒有人說話,只有班長等幾個人時不時開點玩笑來激起大家的興趣,有的打著哈哈應和著。
幾杯酒下肚后,空氣仿佛一下子熱起來了,大家三三兩兩,你一言我一語地開始聊起來了。最起初是跟相鄰座位的聊,很快就匯成了一個海洋,因為大家幾乎同時發現,他們在私下聊的,都是一個話題:最近如何?回答似乎有標準一樣,都是圍繞著工作、家庭展開,具體而言又集中在以下幾種:誰誰換了工作,工資多少多少;誰誰買了房子,買了車子等。于是“換了沒?”“買了沒?”在飯桌間此起彼伏。那些漲了工資的,就重新聚成一個小組,互談公司的福利如何好、待遇如何高等。那些買了房和車的,也聚成一個組,彼此交流著:你的房子在哪兒?多大的?多少錢一平方米?車子是什么牌子的?雖然他們不坐在一起,但聲音從中間的人頭上穿過去,形成了一個空中論壇。
林沒想到,三年時間能發生這么大的變化,他從當初占上風到現在滑到了下坡。因為這幾年公司經營不善,業務減少,不斷裁員,林不停地加班,辛苦工作,總算保住了那份工作,但三年來,不僅沒有漲工資,而且因為換了領導,工資還降了200塊錢。因為無休止地加班,沒有時間陪女朋友,而且房價高企,林不敢想買房的事,與陪伴自己到處流浪的女朋友矛盾越來越多,以至于前不久兩人勞燕分飛。本來以為這次同學聚會,能從老同學身上找點安慰呢,但看到當時的那個氣氛,林什么也沒說,別人問起來,他就含糊地應對。

好不容易熬到了結束,大家互留了新的聯系方式,就各自說拜拜了。有位有車的同學問他要不要搭順風車,林推托自己要在附近辦點事,讓對方先走了。
林百無聊賴地走著,信步走進了一個公園,看到幾個孩子在玩游戲,一個小女孩坐在長椅上看著。林坐下來,跟小女孩聊起天兒來。
“你怎么不去跟他們一起玩呢?”
“我的腳不行。”小女孩伸出右腳給林看,林才發現小女孩的右腳比左腳小很多,而且只有四個腳趾。
“我媽說,我生下來就這樣。”小女孩幽幽地說。
林忽然覺得小女孩很可憐,他決定幫她一下:“我去跟他們說,讓他們和你一起玩,好嗎?”
“不,那樣他們會玩得不開心的。”
“那你看著他們玩,開心嗎?”
“開心,看著他們玩一樣很開心。”小女孩的聲音歡快起來。
聽著小女孩稚嫩的聲音,林忽然覺得自己的郁悶很可笑。他對小女孩說了聲“謝謝”,便站起來飛快地走了。
人生的路很長很長,陪伴人一生的,不只是喜悅和感動,更有著困苦和磨難,無論是艱難還是困苦,都別忘了,生命之芽總會在某個時刻破土而出,重獲新生。而我們,需要懷著一顆坦然的心面對,然后樂觀積極地重新開始。
心靈感悟
自己不能擁有,卻不妒忌、仇視別人的擁有,而是用一種美好的心態,去欣賞別人的擁有,去祝福別人的擁有,不也很快樂嗎?
上一篇:一座用生命搭起來的橋梁
下一篇:不為別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