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獻策巧測字
明朝末年,闖王李自成兵臨北京城。崇禎皇帝依仗北京城高壕深,堅守不出,等待著援兵的到來。闖王攻城不克,失敗慘重。
這時,軍師宋獻策獻上一計:“兵法云: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倘能設法動搖崇禎堅守孤城的決心,那么北京城不攻自破。”
闖王說道:“話雖如此,但不知軍師有何妙計?”宋獻策附在闖王耳邊,如此這般,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闖王聽罷,連連稱是。
第二天,宋獻策喬妝扮成測字先生的模樣,來到北京城內,在皇宮附近擺攤掛牌,那招牌上寫著:鬼谷為師,管樂為友。宋獻策之所以出此計謀,是因為他了解到崇幀篤信天命。
就拿皇叔被殺洛陽這事來說吧,崇禎認為是“上天棄我剪滅大明”的預兆,獻策此行,就是要使這個預兆變成無可更改的事實。
話說自從闖王大兵壓境之后,崇禎皇帝終日寢食不安,再加上前不久剛剛大病一場,更是心緒不寧。這一天,崇禎皇帝帶上太監王德化,微服出宮,很想了解一下軍情民心。
當崇禎皇帝見到宋獻策的測字招牌時,他不覺止住了步子,心想:往日招進宮中的江湖術士,怕我治罪,多阿諛之詞,今日這測字先生不明我的真實身份,想來不至欺騙于我,我何不在此測得天命呢。想畢,便與王德化耳語了幾句,向宋獻策的測字攤上走去。
宋獻策抬眼一看,見王德化年且四十,卻白凈無須,談吐之間毫無陽剛之氣,便知其為太監。再看看一旁坐著的崇禎,心中已然明白了八九分,便笑臉相迎,問道:“不知客官欲測何事?”
王德化道:“我家主人欲測國家。”
宋獻策聽罷,心中暗喜,忙將紙筆送到王德化眼前:“需測何字,請客官動筆。”
王德化隨手一指招牌,道:“就測那管樂為友的‘友’字。”
宋獻策將“友”端端正正地寫好,他細端詳片刻道:“客官若問他事,尚可另當別論,只是國事嗎,多少有些不妙啊。請看‘友’字這一撇,遮去上部,則成‘反’字,依字形而解,怕是‘反’要出頭啊。”
崇禎一聽,臉色驟變。王德化更是驚出了一身冷汗,忙說:“錯了,錯了,不是這個‘友’字。”
宋獻策聽罷,不緊不慢地說:“客官測的莫非是有無的‘有’字?”
王德化看看崇偵,連連稱道:“對,對,就是這個字。”
宋獻策隨即寫出一個“有”字,端詳再三,沉吟不語。經王德化再三催促,宋獻策這才將身湊近崇禎與王德化,輕聲說道:“若是這個‘有’字,恐怕更為不祥,這‘有’的上半部是‘大’字少一捺,下半部是‘明’字少一半,這分明是說,大明江山,已去一半。”
此時的王德化臉都嚇白了,連連叫道:“不是這個‘有’,不是這個‘有’。”在一旁的崇禎不等王德化再次起筆,自己抓起筆來寫了個“酉”字,遞給了宋獻策。
宋獻策接過“酉”字,忽而凝神沉思,忽而雙眉緊鎖,倒抽冷氣。任憑崇禎如何催促,宋獻策只是不語。
崇禎連忙問道:“先生為何一言不發?”
宋獻策道:“此字太惡,在下不便多言。”
崇禎仍道:“測字之人,只求實言,不必有所隱諱。”
宋獻策見“火候”已到,便神秘地說道:“此話不敢與他人道也。大明江山,朝不保夕,萬歲恐難享天年。你看這“酉”字,居‘尊’之中,上無頭,下缺足,這分明暗示著至尊者將無頭無足啊。”
崇禎聽罷此言,再也無心了解軍情民心,一路上長吁短嘆,快快回宮。第二天,便帶著王德化,在煤山自縊身亡了。
守城明軍,聽說皇帝已死,再也無心守城了。北京城不攻自破,闖王李自成順利地進入了北京城。
上一篇:孫亮巧辨老鼠屎
下一篇:小綿羊的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