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守高尚的節操
春秋時期,楚國出兵討伐陳國,吞并了陳國,楚軍占領了陳國的都城。陳國都城的西門被戰火燒毀了,楚軍強迫已經投降的陳國民眾修建這座城門。
有一天,孔子乘車經過陳國。他的一名叫子貢的弟子給孔子駕車,來到陳國都城的西門。他們在這里看到陳國的許多百姓正在楚軍的監督下修筑城門。有的運土,有的打夯,來來往往,忙忙碌碌。
孔子沒有手扶車軾。在當時,手扶車軾,是表示敬意的一種禮節。子貢知道孔子是最講究禮儀的,還給他們開過一門《禮經》的課程,這門課程主要講授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以及待人接物的規矩等內容。
子貢還記得孔子教育自己的兒子孔鯉時說:“不學禮,無以立。”意思是人如果不學禮,在社會上便無法立身。子貢覺得今天孔子的態度有些反常。
子貢想到這里就拉住馬韁繩,問孔子道:“先生不止一次地講過,按照禮儀的要求,乘車經過有三個人以上的地方,就要下車,表示對人有禮貌,經過有二人的地方,就手扶車軾,表示對人的敬意。今天陳國修筑城門的人眾多,先生不但不下車,連手扶車軾的禮節也不表示,這是為什么呢?”
孔子回答說:“國家滅亡了,他們卻麻木不仁,這是無知的表現;如果是知道了,卻不去抗爭,最終使陳國滅亡了,這是不忠的表現;雖然抗爭了而不起作用,卻不去為國戰死在殺場上,這是不勇敢的表現。”
孔子繼續說道:“今天修筑城門的陳國百姓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對于知、忠、勇這三種美德,沒有表現出一種,對這種沒氣節的人們,我怎么能表示敬意呢?所以我不扶車軾行禮。”
子貢恍然大悟,說:“啊!原來如此。”
堅守高尚節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喪失節操,才受人尊敬。
上一篇:要反省和磨礪自己
下一篇:要對將來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