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靈活地運用思維
抓住問題的關鍵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經常用腳踢小區里的垃圾桶。大家深受其害,對他的惡作劇多次阻止,結果都無濟于事。時間長了,只好聽之任之。有一個老人想了一個辦法。
有一天,當小孩又在狠狠踢垃圾桶的時候,老人來到面前,對他說:“我特別喜歡聽垃圾桶發出來的聲音,如果你每天堅持踢這些垃圾桶,我將給你一美元的報酬。”
小孩很高興地同意了,于是更加使勁地踢垃圾桶。過了幾天,這位老人提出壓價:“我的收入減少了,從現在起只能給你四十美分了。”
小孩有點不滿意,但是,還是接受了老人的條件,每天繼續踢垃圾桶,可是沒有從前那么賣力了。幾天以后,老人又來找他說:“我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給你十美分。”
“十美分!”他大叫道,“我才不會為了這十美分浪費我的時間。對不起,從今天開始我要罷工了!”
從這個故事中不難明白一點:換一種思考的方式可以迅速抓住問題的關鍵,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老人之所以聰明就在于他抓住了人性中的弱點,靈活地運用思維,改變了小區的喧鬧,為人們換來了寧靜。
千萬不要自我否定
松下幸之助早年曾在一家電燈公司工作。他對電燈泡著了迷,后來組成了松下電器公司。不巧公司成立之初,恰遇經濟危機,市場疲軟。怎樣才能使公司擺脫困境、轉危為安?
松下幸之助權衡再三,決定拿出一萬個電燈泡作為宣傳之用,借以打開燈泡的銷路。燈泡必須備有電源,方能起作用。為此,松下親自前往拜訪一家燈泡公司的董事長,希望雙方合作進行產品的宣傳,并免費贈送一萬個干電池。
對方聽了此言,不禁大吃一驚,因為這顯然是一種違背常理的冒險。但松下誠摯、果敢的態度實在感人,對方終于答應了他的請求。松下公司的電燈泡搭配上干電池,發揮了最佳的宣傳效用。
很快,電燈泡的銷路直線上升,干電池的訂單也雪片般飛來。從此,松下電器公司名聲大振,一步步走上了輝煌的道路。
思維的結果是付諸行動,馬上付諸行動。每一個人做事時都很容易自我否定,在自己的想法一開始便否定它存在的價值,這時,不用擔心失敗,真正擔心的是你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放手一搏的心態。因此,在面對新的挑戰時,任何希望都不要放棄,只要有一點點可行性都要動手去做。
不妨打破常規
小瑪麗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五歲時,有一天她隨媽媽到玩具店里找一個朋友,當時她看著玩具久久不肯離去。旁邊的店主被她的神情吸引了,就問她:“你喜歡這些玩具嗎?”
小瑪麗回答道:“有些玩具我不喜歡。”
然后逐一數落起這些玩具的缺點來。店主感到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女孩,于是把她帶到家里,將各種玩具擺在她的面前,征求她的意見。
小瑪麗的意見說得那么準確、那么切中要害,店主十分高興地聘請她當自己一家公司的設計顧問,并簽訂了一項長期合同。
店主在談到為什么聘請小瑪麗做公司的顧問時說了這么一番話:“所有的玩具設計師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他們早已成年,失去直接反應的能力,眼光陳舊、缺乏激情。”
此后,經小瑪麗鑒別過的玩具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按照自己的常規思路,經歷了千萬次的努力還是沒有取得成功。而有些時候取得成功卻全不費工夫,這種突然而至的成功中往往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創造性。
所以,當你處于山窮水盡的境況時,不妨打破常規,這樣才有可能找到成功的方向。
上一篇:要有一個長遠的目光
下一篇:要警惕身邊的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