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掉了一樣東西!
作者簡介
梁鐘文:教育科學學院2013級小學教育(理科方向)專業的學生,曾擔任校團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校廣播站站長兼校大學生志愿者協會會長。曾獲得“吉林省優秀志愿者”“四平市青年志愿服務優秀個人”“四平市優秀團員”稱號,曾在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征文演講比賽中獲得優異獎,在吉林省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獲得一等獎。現就職于長春吉大附中力旺實驗小學。
陽光和暖,微風清爽,轉瞬盛夏已在眼前。偷得浮生半日閑,我們大笑著攜摯友二三,趁著樹蔭,嗅著花香,同訪道校園美景。未承想走幾步路,遇一西瓜皮,再前行,看見一個被踩扁的易拉罐橫躺在路中央。見此情景,原本甚是歡喜的心是不是瞬間被碾壓得七零八落,再無觀賞美景的心情了?然而,這樣的事情并不只存在于想象中,相信大家也或多或少地遇到過類似的困擾。那么問題來了,究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就讓我們來好好聊一聊校園中“亂扔垃圾”這件事兒。
“吉師六律”中有一條便是“不亂扔垃圾”,而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基本道德準則。眾所周知,亂扔垃圾的行為讓人深惡痛絕。那么它的危害究竟在哪里?
一、細菌
垃圾永遠是細菌和病毒的樂土,是它們賴以生存并寄居到生命體上的中轉站。那么作為亂扔垃圾行為直接受害者的我們,在健康方面自然而然承受著極大的風險。
首先,垃圾中,有毒氣體容易隨風飄散,會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硫、鉛含量上升,使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升高,對人體構成致癌的隱患。例如,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1930年12月馬斯河谷工業區排放的工業有害廢氣和粉塵對人體造成綜合影響,一周內近60人死亡。
其次,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標,會引發腹瀉、血吸蟲、沙眼等疾病。例如,貴陽市發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滲透,大腸桿菌嚴重超標。
所以,遠離垃圾,才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
二、破壞環境
亂扔垃圾的另一方面的危害就是破壞環境。有一組圖片的名字叫作“你隨手一扔,我葬送一生”。圖片中都是一些因為被亂扔的垃圾而影響生活甚至生命的動物們,也許大家一次隨意的行為將會為其他生命帶來無盡苦痛,所以請大家愛護環境,不隨手亂扔垃圾。
舉一個例子:武漢大學的櫻花節廣為人知,櫻花美嗎?美。剛剛過去的三四月份也是櫻花盛開的季節,滿園芳菲四溢,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每天就有10萬人涌入武大賞花。然而在欣賞完美景之后,所有游人都不約而同地為武大留下一樣“禮物”——垃圾。櫻花大道兩旁的樹叢間,堆滿了棉花糖的竹簽、椰子殼等其他的垃圾,清潔人員稱,每10分鐘就會裝滿一個垃圾桶。陪著垃圾的櫻花美嗎?不美。櫻花節變成了櫻花“劫”。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今不論男生女生全部都在哈韓哈日,追星也就成為一種風尚。今年3月,韓國超人氣男子天團Bigbang演唱會在杭州黃龍體育中心舉行。在兩個多小時時間里,兩萬多名粉絲High翻全場。不過演唱會結束沒多久,一張“黃龍體育中心周圍滿地垃圾”的照片引起熱議。會場中滿地垃圾,據不完全統計,留下近10噸垃圾,清潔人員說道,這要清理到幾點我們才能回家啊?
此外,今年春運期間,大風也是幫了不少“忙”。原來,一些車主將垃圾隨手拋到窗外,但是大風卻將部分垃圾吹離出路面,這些隨風而走的垃圾便飛得到處都是,雙向路面中間的綠化隔離帶以及兩旁,放眼望去一整排“白色垃圾”。“白色垃圾”大多是塑料袋、泡沫盒、飲料瓶,很多被樹枝掛住,更多落在隔離帶中。而這些垃圾僅靠保潔車根本沒辦法清除,必須依靠人工一點一點撿拾。而又有多少清潔工人累倒在路邊,讓人心酸不已。換位思考一下,臟亂差的垃圾堆人人避之不及,可清潔人員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健康為我們打造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這難道不令人肅然起敬嗎?所以,從現在開始,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每一個人,去制止亂扔垃圾這一陋習。
亂扔垃圾的危害顯而易見,那么,為什么我們明知道它的危害,這種現象卻屢見不鮮呢?經深入思考并調研后,我總結出以下幾種原因。
一、獨善其身
國人只有小家的概念,而沒有大家的概念。換一句俗語就是“干凈自己,臟亂別人”。每個人都只顧著自己的衛生環境,卻將他人的感受置之不理。舉一個大家身邊的例子,在居民樓中,每家每戶產生的生活垃圾不在少數,一些人能夠很自覺地將垃圾帶到樓下扔掉,但大家有沒有發現,總有那么一些人,將垃圾堆放在樓道中,絲毫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以致整個樓道中都充滿了垃圾的惡臭味。
二、從眾
大家的從眾心理使我們不以亂扔垃圾為恥。大多數人在最初總是不好意思往地上丟垃圾,但是第一處垃圾出現之后,人們就會毫不猶疑地繼續疊加,絲毫不覺羞愧,直到把垃圾堆放成堆。
三、環保意識淡薄
歸根結底還是國人缺乏環保意識。我們從小被教育的是“不要亂扔垃圾”,而同為世界強國的日本孩子們則是從小被教育“怎么去為垃圾分類”。從這一點上看,我們是不是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呢!
首先,日本分類精細,回收及時。他們將所有垃圾分為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這五大類。其次,他們管理到位,措施得當。國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進行登記,這時往往就會領到當地有關扔垃圾的規定。當你入住出租房時,房東也許在交付鑰匙的同時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規定。在一些公共場所,也往往會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別寫著:紙杯、可燃物、塑料類,每個垃圾箱上還寫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
最后,人人自覺,認真細致。日本的兒童從小就受到正確處理垃圾的教育,日本居民扔垃圾一絲不茍,非常嚴格。所以加強國民環保意識,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問題產生的原因已經找到了,那么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它。
一、慎獨
我們可能需要做的就是不斷自省,叩問內心。我們總是會對于別人扔在地上的紙片等雜物嗤之以鼻,卻對從自己手中滑落的垃圾感覺不以為意。所以這也就要求我們用自身的高標準來嚴格約束自己,培養良好的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風氣。
二、普及環保意識
我認為另一個解決方法就是普及環保意識。既然我們的身邊有這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垃圾分類和填埋處理方法,那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普及我們的環保意識,見賢思齊,使我們身邊的環境更加美好!
有一個叫Tommy Kleyn的男人,是普通的上班族。和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去上班,路過河邊時向同事抱怨:“這兒的垃圾比魚都多!”同事的回答卻讓他怒了:“別管那么多了,不是你丟的就好了!別多管閑事了!”他發現每個人都對此毫不關心。他再也忍不住了,于是做了一個決定:他要到河邊清理這些垃圾,讓這條河回到原來的樣子。
他每天花30分鐘的時間到河邊裝滿一袋垃圾后再去上班。Tommy將每天的垃圾圖片發到Facebook上,幾天之后,他的兩位朋友也加入了撿垃圾行動中!“雖然力量不大,但只要持續地做下去,就會造成改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5周的時間后,河岸附近再也看不到任何垃圾!
曾經有一位女校長,當她看見學生隨手將垃圾丟在地上時,總是要追上那人,溫和地提醒他:“嗨,你掉了一樣東西。”有學生反應遲鈍,居然對她感激地笑笑說:“沒有啊,校長。”她便指著地上的東西給他看,那學生于是臉紅紅地拾起垃圾,跑掉了。
“你掉了一樣東西”,到底掉了一樣什么東西呢?同學們也許會說,不就是掉了樣垃圾嗎?不,如果你隨意地扔棄手中的垃圾,你就丟掉了可貴的公德心,失去了提高自己修養、讓自己成為品行高尚之人的機會,你的心中也便沒有對大自然、對土地的熱愛。
在我們的校園里,常常見得到隨手扔棄的垃圾,卻很少見得到彎腰撿垃圾的行為,一天下來,教室里,操場上紙片滿地,同學們便在這臟亂的環境中成長,丟掉了可貴的公德心。其實,你也能很容易再擁有它,不隨意地撕毀你的作業紙、草稿紙,不隨意扔掉任何垃圾,而是走到垃圾桶前輕輕地,準確地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這樣你的公德心就又回到你的心里,你也因此會為自己而自豪——因為你是一個行為高尚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記住,當你隨手亂扔垃圾時,扔掉的不僅是一個物件,更是你最為珍貴的道德準則,這值得我們用一生共勉。
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做好吉師人,圓夢吉師情,遵守吉師六律,吉師與你同行!
☆教師點評:于成業
本文從“獨善其身”“慎獨”的修身角度,闡釋“吉師六律”,很有文化品位。小學生都應該做到的小事情,竟然成為大學生的“吉師六律”,很是慚愧。中國文化中有一句“知恥近乎勇”,知恥就好,好好改正吧。雖然是小事情,但是要在一個集體中全都做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細節決定成敗,隨手扔垃圾,一個再小不過的細節,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的修養。在上大學之前,父母可能更關注我們的成績,忽視了行為修養的問題。到了大學,我們不僅要提高專業技能,更要提高自己的修養,使自己更加完善,為日后的應聘和工作增添一份信心。正是基于這一點,學校才將“不亂扔垃圾”作為“吉師六律”中的一條,以此來幫助大家形成良好的修養。本文語言親切自然,行文流暢。通過情景預設和案例分析,進一步闡明了“不亂扔垃圾”的重要性。相信同學們在閱讀后會對“吉師六律”有更深的體會。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把《弟子規》的每一條真正做到,才是真正的大學生。
教師簡介:于成業,碩士,講師。
上一篇:壓低聲音,彰顯吉師風范
下一篇:君子有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