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瞿秋白
很偶然,我讀到一本關于瞿秋白的書:《瞿秋白與楊之華》。從那里面,我忽然知道了許多瞿秋白的故事。它們讓我驚訝,讓我震動。在我過去的概念里,瞿秋白就是個革命者。而革命者,似乎生來就不同于常人,鋼筑鐵打似的偉大?,F在我卻覺得,瞿秋白實在是個有血有肉的常人。他是丈夫,是父親,是個男人。
而作為男人的瞿秋白,更讓人尊重,讓人敬仰。
我想更多的了解瞿秋白,便去尋找他寫的書。
在朋友處,我借到了《瞿秋白文集》。里面有著名的《餓鄉記程》和《赤都心史》,還有許多文藝短論。閱讀時,我不時地生出這樣一種感慨:如果瞿秋白沒有投身革命,專心地從事文學,那他一定會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字清麗而又睿智,見解獨到而又深刻。字里行間,更有一種超越了個人的憂郁和動人心魄的悲憫情懷。
在今天,在時隔七十多年后的今天,讀來真讓人傷感滿懷。
瞿秋白和他的同志一起,為了他們所向往的理想社會和美好生活而不懈地奮斗著,前仆后繼,流血犧牲。尤其對瞿秋白來說,他犧牲的不止是生命,他還犧牲了自己作為一個文學家,將大量著作流傳于后世的榮耀。
也許他根本就沒想到這個問題。
我卻不能不想。當我走進一家又一家書店,走過一排又一排書架,見到許許多多名人的文集,過去的和現在的,卻找不到一本瞿秋白的時,我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并深深地為他感到不公。無論是作為革命者還是作為文學家,瞿秋白的著作都不應當被忽視。
但瞿秋白并沒有為此后悔。過去沒有,現在就更不會了。他的靈魂永遠安寧地俯視著我們。他的確很熱愛文學,這在他生前就時有流露。但一當他發現世上有比文學更重要的事業,有比文學更能改變社會、為大眾謀取幸福的事業,他就毅然放棄了個人的愛好,將才華和青春,都一起獻了出去,無怨無悔。
我以為這就是男人。了不起的男人。
作為男人,瞿秋白同樣有七情六欲,有個人情感。
瞿秋白二十五歲那年,愛上了一位思想進步、充滿朝氣而又聰慧善良的姑娘。可這個姑娘卻回避了他,悄悄地返回了家鄉。瞿秋白并不就此作罷,他勇敢地“追”到了姑娘的家鄉,坦率而又深情地向她表白了自己內心熾熱的情感,并愿意和她一起,去共同解決姑娘身上的“羈絆”。
那姑娘,就是后來成為瞿秋白“生命伴侶”的楊之華。
那天,瞿秋白和楊之華一起,來到了她的前夫沈劍龍家,坦蕩地表白了自己和楊之華的心意。沈劍龍早知瞿秋白的大名,一直很仰慕他的才華和人品。一番坦誠交談之后,更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其實他也明了他和楊之華之間的裂痕已無法彌補,只是覺得面子上還有些下不來。現在面對瞿秋白的坦蕩和真誠,終于表示愿意解除與楊之華的婚姻。于是,三個年輕人在沈家的深宅大院里,達成了世人難以理解的共識。
在1924年11月18日的《國民日報》上,赫然出現了三則啟事:一、從即日起,沈劍龍與楊之華脫離戀愛關系;二、從即日起,瞿秋白與楊之華建立戀愛關系;三、從即日起,瞿秋白與沈劍龍結為朋友關系。
在紛紛攘攘的今天,讀到這樣的啟事,你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瞿秋白與楊之華結婚時,楊之華已有一個女兒,叫獨伊。作為母親的楊之華,對女兒的疼愛是不難理解的。她對瞿秋白說,如果女兒不能和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就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瞿秋白回答說:如果我不愛獨伊,我對你的愛就是虛偽的。我會像愛親生女兒一樣愛她。我會讓她生長在我們愛的懷抱中。
瞿秋白說到做到,他是個沒有一絲虛偽的人。在他的努力下,獨伊很快就來到了他們的身邊。在以后的日子里,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多么危險,他都沒有忽略女兒。看看那一封封他寫給女兒的信,你真的很難相信那不是寫給親生女兒的。
瞿獨伊,一個多么幸福的女兒。
瞿秋白在就義前曾寫到:“我還留戀什么?這美麗世界欣欣向榮的兒童,我的女兒,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我替他們祝福?!?/p>
由此可以看出,瞿秋白之愛女兒,不僅僅因為她是妻子的骨肉,更因為她代表著美麗的世界,代表著欣欣向榮的未來。他終生未能做父親,犧牲時年僅36歲??烧l能說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一個偉大的父親?
我從《瞿秋白文集》和《瞿秋白與楊之華》這兩本書中見到了瞿秋白。從照片上看,他絕不是個體魄強壯的男人。他看上去是那么清瘦文弱,毫無現代人常掛在嘴上的“陽剛之氣”。但他卻是個堅強的革命者,是個深情的丈夫,是個坦蕩的朋友,是個慈愛的父親。
是個真正的男人。
1995年11月,成都
上一篇:男人也需要關懷
下一篇:看女人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