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力學的奠基人拉格朗日
拉格朗日是法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同時,他在力學和天文學的學科領域中也有歷史性的貢獻。
拉格朗日的父親是法國陸軍騎兵里的一名軍官,母親瑪麗是一位物理學家的獨生女。因此,這樣的父母對孩子提出的要求也是嚴格的,并且會親自指導他學習。父親一門心思想把他培養成為一名律師。但是,拉格朗日個人卻對法律毫無興趣。
拉格朗日性格很沉靜,從小就很喜歡讀書,因此放學回家后,他就獨自一個人關在書房里,然后在書架里東找西翻,盡情瀏覽書目。因此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博覽了數不清的哲學、歷史、文學和藝術的經典著作,也看了許多歐幾里得和阿基米德的數學著作。
有一天,拉格朗日在一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里,無意中翻出了一篇介紹牛頓微積分的文章《論分析方法的優點》,這讓他感覺到“分析才是自己最熱愛的學科”,也讓他對牛頓產生了無限崇拜和敬仰之情,從此他迷上了數學分析,開始專攻當時迅速發展的數學分析。他下決心要成為牛頓式的數學家。
此后,拉格朗日到都靈皇家炮兵學院學習,并且他開始有計劃地自學數學。由于他的學習十分勤奮刻苦,因此進步很快,甚至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擔任了學校的數學老師。
拉格朗日20歲的時候,就被正式聘任為該校的數學副教授。后來,他接替歐拉擔任柏林科學院物理數學所所長。
1687年,牛頓在發表萬有引力定律的同時誕生了天體力學,并且很快成為天文學的主流。到了18世紀后期建立了它的學科內容和基本理論。而其中的主要奠基者其中就包括拉格朗日。
1762年的時候,法國科學院懸賞征解有關月球何以自轉,以及自轉時總是以同一面對著地球的難題。這時,拉格朗日寫了一篇出色的論文,成功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并獲得了科學院的大獎。也因為這篇論文,他的名字傳遍了整個歐洲,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又過了兩年的時間,法國科學院又提出了木星的4個衛星和太陽之間的攝動問題的所謂“六體問題”。面對這一難題,拉格朗日同樣又贏得了世界的關注。
1766年德國的腓特烈大帝向拉格朗日發出邀請時說,在“歐洲最大的王”的宮廷中應有“歐洲最大的數學家”。于是他應邀前往柏林,任普魯士科學院數學部主任,居住達20年之久,開始了他一生科學研究的鼎盛時期。
在此期間,拉格朗日完成了《分析力學》一書,這是牛頓之后的一部重要的經典力學著作。書中運用變分原理和分析的方法,建立起完整和諧的力學體系,使力學分析化了。他在序言中宣稱:力學已經成為分析的一個分支。
拉格朗日在他一生的研究工作中,大概有一半的工作都是與天體力學有關。首先他在分析力學中的原理上建立了各類天體的運動方程。
其中特別是,根據拉格朗日在微分方程解法的任意常數變異法,建立了以天體橢圓軌道根數為基本變量的運動方程,仍稱作拉格朗日行星運動方程,并廣泛應用。這個方程對攝動理論的建立和完善起了重大作用。
此外,拉格朗日還研究了彗星和小行星的攝動問題,提出了彗星起源假說等。
總的來說,拉格朗日在天體力學的五個奠基者中,所做的歷史性貢獻僅次于拉普拉斯。他創立的“分析力學”對以后天體力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上一篇:天體力學之父拉普拉斯
下一篇:天使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