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意揮霍一分錢
◎寫作關鍵詞:長久 堅持
從古到今的節儉
東晉有個大官叫吳隱之,他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后,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里。后來,他的女兒出嫁,人們想他一定會好好操辦一下,誰知大喜這天,吳家仍然冷冷清清。謝石將軍的管家前來賀喜,看到一個仆人牽著一條狗走出來。管家問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點籌辦的樣子都沒有?”仆人皺著眉說:“別提了,我家主人太過節儉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準備。我原以為這回主人該破費一下了,誰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這條狗賣掉,用賣狗的錢再去置辦東西。你說,一條狗能賣多少錢,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兒也比我家主人氣派啊!”管家感嘆道:“人人都說吳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來真是名不虛傳。”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于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后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后,按份掛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后,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準剩余,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以備意外之需。
女孩要知道,節儉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延續下去,讓節儉的風尚傳遞更遠。節儉對女孩來說是一個優秀的品質,有節儉的精神才能約束好自身的缺點。歷史上的偉人都在節儉,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節儉,讓我們把節儉發揚光大,更加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知識窗
節儉,指節約儉省。這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一個途徑。
節儉體現了對一般勞動者和自己的尊重。每一項勞動都是生活有限性的一種情況,包括自己在內的每一位只要是以社會的方式存在著就不能避免進入這種情況。對于這種勞動結果價值的覺察構成了節儉作為一種生活習慣的前提。
為你支招
女孩如何成為一個勤儉的人?
1.女孩要節約
女孩要知道節約就是從小事中看出的,不浪費一點一滴的勞動成果,不要因為少就不去節約,節約就是把很多細小匯聚成為一個巨大的財富。我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我們要知道節儉,不可以浪費,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的汗水換來的,我們在生活中要讓節儉成為一種習慣,嚴格要求自己。
2.女孩不要浪費
女孩不要有浪費的習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女孩會有不好的習慣,例如花錢如流水、零食不對口味吃了一口就扔掉了、與同學之間攀比等。這些都是浪費的習慣,盲目的消費,都是不好的事情。我們要體諒父母,為父母分擔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培養自己的節儉習慣,不亂花錢,不亂扔東西,要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等失去才知道后悔,讓節儉成為女孩美好的品質。
3.女孩要花銷有度
女孩在生活中的花費是多種多樣的,女孩在上學的階段不需要化妝品這一類的消費物品,要勤儉節約來約束自己,不要養成大小姐的毛病,有計劃有目的的花銷才是合理的消費標準。不要看到什么就買什么,這就是浪費不知勤儉。父母為了我們辛苦地養家,我們不知道珍惜,還去浪費父母的心意,這都是可恥的。我們要體諒父母,養成勤儉的好習慣,要做體諒父母的小棉襖。
上一篇:不要縱容孩子
下一篇:從不浪費時間的人,沒有工夫抱怨時間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