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劉琨是中山魏昌人。晉愍帝時,任大將軍及司空。被石勒所敗,乃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碑,相約共扶晉室。后因嫌隙為段所害。他半生戎馬,思戴晉室,但大勢已去,不可挽回。
劉琨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詩人,詩風雄峻而辭有余悲。著有《劉琨集》、《劉琨別集》,均已散佚,明人輯有《劉越石集》,著名古文“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便是出自他的《劉越石集·重贈盧諶》,意為“哪里會想到,我堂堂硬漢子,竟落到任人宰割,不能反抗的軟弱地步。”
詩文《重贈盧諶》的原文如下:
握中有懸璧,本自荊山璆。
唯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
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仇?
中夜撫枕嘆,相與數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此詩的意思是說,胸中的才德似懸黎玉璧,名門出身如荊山產的美玉。那個文王的知遇賢臣姜尚,從前不過是渭水邊一個釣魚的老人。為什么鄧禹不遠千里奮起追隨光武帝,知劉秀識賢才從南陽渡黃河直奔鄴城投明主?
白登山困高祖陳平用奇計解圍,鴻門宴殺劉邦張良施籌謀脫險。重耳流亡時多虧了五位賢臣相助,小白用管仲做丞相不計較射鉤前嫌。假如能像晉文齊桓興王室襄夷狄建功業,誰還會計較同黨還是仇敵?
半夜里拍著枕頭感慨嘆息,希望我們能像上述諸人一樣建功立業。也許是我早已衰老經不住打擊,為什么久久地夢不見周公先賢?
誰說是圣人通達不拘于小的禮節,樂天知命而不會憂郁?當西狩獲麟時仲尼感傷不合時宜,對奇獸孔子擦著眼淚涕泣。
功業還沒有來得及建立,人就像夕陽一樣將要落下山去,時光不會停滯不前等待我們完成事業,它消失的如浮云飄過一樣迅疾。紅熟的果子在凜冽的寒風中墜地,繁茂的花兒在霜降的秋天里飄落。世途險惡在狹路上翻了車輛,折斷了車轅驚駭了駕車的寶馬。
怎么也不會想到百煉的鋼鐵梁子,如今變成可以在指頭上纏繞的柔絲。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笔莿㈢狼傲粝碌那Ч沤^唱。他以500名士兵白手起家,占據晉陽,苦守西晉的最后一塊根據地,與劉淵、石勒這樣的一世英豪周旋十年之久,可惜無力回天,最終被石勒擊破,后投奔鮮卑首領段匹磾,為段匹磾所殺,當是西晉第一悲情英雄。
此詩是劉琨被段匹磾囚禁之后所作,載于《晉書·列傳第三十二》劉琨祖逖傳,詩托意非常,擄暢幽憤,用歷代名臣輔佐國君興王圖霸的史實來表白自己沒身報國、興復晉室的志向。
英雄末路的感傷,史不絕書。一出《霸王別姬》,當被困垓下的西楚霸王項羽,慘然唱出:“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當“精忠報國”的岳飛慨然悵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百煉鋼已化為繞指柔,誰能不掩卷嘆息。
百煉鋼不一定強過繞指柔,《老子·第七十六章》便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他認為柔弱者比剛強者適于生存,因此,兵強不一定能取勝;樹木高大,反而會遭受砍伐。所以,凡是強大的反居于下位,柔弱的倒是能處在上風。
上一篇:從跑龍套到擔大梁
下一篇:做人要學會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