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波逐流
當今,隨波逐流已經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從心理學角度上講,這是一種“從眾心理”在人們的心中起作用。從眾,就是指人的活動,如認識和行為等經常受到多數人的影響。因為覺得周圍每一個人都持有一種觀點,因此自己也就這么認為了,別人都怎么做,自己也跟著怎么做。這樣的例子幾乎隨處可見。一些人認為,只要是大家爭先恐后想要購買得到的東西,一定都是物美價廉的東西,卻不知道那些爭先購買的人本來就是要做戲給顧客們看的。從眾心理是一種消極的心態,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人性的弱點。喜歡從眾的人一般都不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他們的心智都不夠成熟。
成熟的性格能夠有效地充實我們的信念,讓我們不隨波逐流,因此不隨波逐流就是一種成熟性格的表現。我們將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定,在這一方面,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他的堅定的立場讓人們欽佩。在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還健在的時候,當時很多從事奴隸販賣和各種社會改革運動的人,他們都希望能夠得到愛默生的幫助,但是愛默生全部拒絕了,只是祝福他們能夠做得更好,就是因為他對這些東西絲毫沒有興趣,他從來都不認為應該把自己的精力放到那些他所不擅長的方面去。他非常堅持這個原則,即使有時候被人們誤解也在所不惜。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認為,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首先成為一個不盲目隨波逐流的人。因為一個人的心靈的完整性是莊嚴而不可侵犯的。當我們打算放棄自己的立場,想要用別人的觀點去判斷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給自己造成了不可彌補的錯誤。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要因此變得非常武斷,不論是誰的觀點我們都不去管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完全從自己的立場出發,信奉的僅僅是自己的觀點和判斷。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因為如此凡是不去了解別人觀點的出發點和得來這個觀點的立場的話,那么我們在與別人進行討論的過程中也同樣會變得非常的盲目。也就是說如果完全不從別人的立場和觀點看問題,我們就會面臨著彼此之間人際關系淡化甚至是惡化的危險。
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先站在他人的立場看待問題,充分了解他人的主張及他們的觀點是從什么立場上得來的,他們想要得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這一點我們在前面的章節里講過。但是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因此失去自己的主張和判斷。或許,我們應該像以上說的這樣來理解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說的話。當我們想要讓自己逐漸成熟時,我們先應該理智地問問自己,成熟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成熟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不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情況,哪怕就是再強勢的人強迫我們屈從于他的判斷,成熟的我們也會發現屬于自己的信念和判斷力,并且擁有堅持這些信念和判斷,并將它們堅定地付諸實踐的強大力量。
當年輕的我們初涉職場時,因為涉世不深,大部分人經常害怕自己與眾不同,無論是自己的說話方式,還是行為方式,甚至是自己的思考模式,都會相對刻意地對公司里面的其他人進行模仿,希望自己能夠盡量與自己所屬的圈子在各方面都比較類同,這樣看起來自己就更像這個圈子里面的人了。比如公司里的男人經常到一個房間里面吸煙,我們因為想要融入他們的圈子里面去,原本即使不抽煙也會跟他們一起去抽煙;比如公司里的幾個姑娘都特別喜歡一個男明星,為了能融入到一個圈子里,原本對該男星十分厭惡的你,竟然開始強迫自己開始關注這個人,希望能得到一點有用的信息,和那些姑娘說到一塊去;又比如公司里很多人都和一個人合不來,你剛進公司,雖然不清楚為什么那個人會招人討厭,甚至那人并未曾招惹你,只是為了能和大多數人站在一起,也對那個人敬而遠之,等等。
初涉職場中的人往往會很在乎同事和上級對于自己的看法,因此常常與他們做相同的事情,甚至對自己的思想都有這樣的苛求。他們只是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一個圈子里的人的認可,這將是他們存在的重要的證據。假如自己同事們的標準與自己的標準發生沖突,這對他們其實也會造成極大地困擾,他們其實也在為這樣的事情頭痛。當我們身處一個不熟悉的新環境,有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參照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先順應大多數人的標準,一直到我們適應并熟悉了新的環境之后,有足夠的經驗和信念給予我們足夠的力量,之后在按照我們的標準和信念去處理相關的問題。如果我們還沒有找準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就貿然以獨立的姿態,以特有的處事方法登上這個舞臺,那些我們的潛在的反對者就會以一種義不容辭的姿態跳出來指著我們說:“你的資歷不夠,沒有經驗,事實上,你的辦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倍绻搅宋覀円呀洆碛凶銐虻拈啔v和力量之后,還礙于大部分人的標準不嘗試著用自己的信念和標準處理事情,那就是盲目的隨波逐流了。
在中國的宋朝,就有一個盲目崇拜的故事,非常生動地反映了人性的這種弱點。當年,蘇東坡還住在岐山下,突然有一天聽說河陽縣的豬肉味道特別好,于是就特地派一個人到河陽縣去買幾頭豬。哪知道那個人是個酒鬼,起初是因為受了蘇東坡的警告,倒是一點兒酒沒喝,小心翼翼地替蘇東坡辦事,所以一路上倒還挺順利,沒有出岔子??墒且坏鹊劫I好豬,快要到家的時候,他實在是熬不住了,便放開膽子大喝起來,結果喝醉了,倒頭就睡,而他買的豬也跑掉了。這個人酒醒以后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跑掉的豬,又不敢空手回去,只得自掏腰包在岐山附近買了幾頭豬充數。
為了和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河陽豬肉,蘇東坡特地請了不少客人。由于蘇東坡是當時的名人,客人都覺得他的話不會錯,大家都不知道自己吃到的其實不是河陽豬,但是大家卻都稱贊河陽豬肉非常不錯,沒感覺到豬肉味道好的那些人,見到大家都說好,也跟著稱贊了起來,說它這好那好,等等。正當大家贊不絕口,吃得津津有味之時,卻有下人來通報:有不少老百姓要請見蘇東坡。蘇東坡把百姓們叫進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他們把跑散到四處的河陽豬送了回來。這時客人們覺得很丟臉,便一個個地溜走了。
不論如何,我們會發現時間會把我們訓練出嚴密的思維邏輯,會讓我們變得足夠成熟,讓我們可以歸結出自己的一套價值體系,就比如我們最終會發現做事認真和做人誠實是最好的為人處世的方針,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態度,不僅僅是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的師長和周圍的人都這樣教導我們,這也是在時間的歷練中經過我們自己的觀察、體驗與思考的綜合結果。比較幸運的是,我們絕大多數人對于整個社會上的工作和生活準則感到認同,要不然,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都很有可能要陷入無邊的混亂中了。
隨波逐流的人大多數都往往是那些沒有主見的人,這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常常言不由衷,沒有任何立場和原則之說,大多數人的或者某位重要人物的觀點和信念就是他們的觀點和信念,這些人總是在茫茫人海中時而跟隨這個意見,時而聽從那個判斷,從來沒有自己的判斷,所以他們經常迷失方向,在渾渾噩噩中被搞得一敗涂地。
一個人如果想要不隨波逐流其實并不容易,至少不會是件愉快的事情,有時候甚至會給自己招來一些危險。原因就是因為那些既定的規則已經被絕大多數人所認可并且遵循,如果我們要另辟蹊徑,幾乎都會遇到這些人所制造出來的各種阻力。大部分人面對繁亂的社會現實的強大壓力和同化力量。寧愿選擇順應周圍環境的潮流,隱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即使是面對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他們不會對各種規則的權威性和統治者的領導提出質疑或者反對,很多時候我們也一樣這樣做。但是事實上,我們并沒有真正體會到,這種看似很保障的安全感其實是極其有限的,甚至只是虛假的表象,大眾化的心理上的防線其實是最薄弱的,最容易產生盲目因襲的感覺。最終就是這樣,人們為了追求自以為很牢靠的安全感而不斷地選擇順應周圍的環境,反而致使自己逐漸淪落為大環境的一名奴隸。
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強大的競爭力和耀眼的成功,而不僅僅是獲取那虛偽的大環境中的安全感,那么,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的環境中,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奮斗,并勇敢地經受各種聲音的質疑,為自己的信念和努力勇敢地挑戰各種爭議。人們并不會因為對于一些平庸狀態的追求,比如安穩的環境,或者說是一份能夠生活下去的工作的追求,而達到自己的人格上的成熟。一個人要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熟,必須有一個不平庸的人生目標,而是應該憑借著能夠承受別人所不能或者不愿意的重擔進而達到卓越的人格的高度。想要有所作為的人從來不會選擇用逃避來面對困難。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有所成就,并且認為自己已經成熟,就不應當止步不前,隱藏在茫茫眾人之中,躲進怯懦者的避難所里,和那些平庸的人一同尋求順應周圍的環境。我們要敢于把自己與眾不同的獨特的一面彰顯出來,不能躲在人群當中;我們要敢于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判斷。那些認為擔負著重大使命的人,并不需要我們苦口婆心跟他們長篇大論,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他們自身所擁有的強烈的使命感會驅使他們不斷進行抗爭,為自己的目標奮斗,那只一種內在的強烈的力量,能夠不顧一切地面對任何困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一般人,他們會常常會搖擺于各種規則的壓力之間,他們常常認為,如果這么多的人都反對這種觀點,那么應該是自己錯了。他們的信念往往被絕對的多數所壓制,并最終服從。當大多數人反對時,他們就會對自己心中肯定的判斷失去信心。堅持一項別人都不認同的原則或者遷就任何一項被大多數人所支持的原則,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要作為一個不隨波逐流的人,即使是在自己受到別人的攻擊時仍舊將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是需要遠超常人的極大的勇氣的。
事實上,那些不隨波逐流的人并不是人們普遍認為的都是一些喜歡嘩眾取寵,自詡為與眾不同或者總是抱著一些稀奇古怪想法的人。的確,我們不會將在大街上穿著睡衣或者光著膀子的人,或者留著古怪發型的人,或者在餐廳抽煙的人當做不隨波逐流的人,當做有自己獨特性的人,我們會把他們當做動物園里跑出來的猴子,還處于不開化的狀態罷了。真正的不隨波逐流的人,是需要大智慧和大毅力的。有一次在一個社交聚會上,當大家的話題都轉移到最近身邊發生的一件事情的時候,幾乎所有人很贊同一個觀點,只有一位男子表示意見不同。在大家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他只是有禮貌在一邊傾聽,并沒有急于發表意見。后來直到有人問起他的意見,他才簡單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只是甫一說出來當即就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圍攻,他卻堅定不移地緊守著自己的判斷,絲毫不做出讓步。他本來只是傾聽,沒有打算破壞這一場每一個人都很愉悅的聚會,但是有人問他,他就毫不避諱地把自己的觀點說了出來。最后,雖然他沒有說服別人贊同他的觀點,但是他敢于堅守自己信念和立場的做法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即使胸中儲書萬卷,也不必人前賣弄?!叭瞬恢粦C,不亦君子乎?”這才是不隨波逐流心態的一部分,讓自己的信念成為內在的涵養,成為可以包藏萬物的宇宙,造就可以吞吐天地的大氣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運籌帷幄之中而決勝千里之外,才能有任何事情都按部就班而不擔心會出錯,就如范仲淹一樣“胸中自有十萬甲兵”,如諸葛亮一樣悠然撫琴退強兵。修養心志,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也是我們不隨波逐流的關鍵,是我們能夠走向成熟的關鍵,這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去琢磨和培養。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當今最難要求自己能夠達到的境界就是保持自己真實的面目。在這充斥著大眾傳播和裝配線式的教育的今天,要真正了解自己是一件很難辦到的事情,要維持住自己的本來面目則是一件更加困難的事情。就好像我們對于一個團體或者社會階層進行劃分來區分它們一樣,將他們劃分為“老板的人”、“上流婦女”、“街頭混混”等,幾乎毫不留情面地為別人貼上標簽,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自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涌現出眾多瀟灑的隱士,他們大多身居密林深處,與世隔絕,在田園中悠然自得。但是這只能算做小隱,其中逃避的意味更重一些。他們有自己的信念并且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想改變世俗但卻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寧愿選擇避開塵世,與其隨波逐流,還不如讓自己身邊沒有那些浮躁和誘惑;而那些中隱便可做到即使身處鬧市也可不隨波逐流,讓自己內心靜如止水,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會被利益與誘惑所打動,去做別人的跟屁蟲;而現在的大隱便是那些身處高層而不被世俗利益所迷惑,堅守本心,忠于自己的信念,就像現在幾乎已經絕跡的或者剛正不阿或者兩袖清風的官員一樣。
有一位大學教授,師出名門。大學里所學的專業是財經專業。因為本科成績突出,畢業時被保送讀研,后來又選擇留校做了教師,時至今日已經升為教授。雖然他很受人尊重,而且桃李滿天下,但是在生活上如果按照當下世俗的標準來評判的話,則根本無法與昔日他的同學們相比。當時一起畢業的同學們大都任職于各大銀行,現在小的還是科長、處長,大的已經晉升為了行長,有車有房,頓頓有人請,經常出入星級飯店,一頓飯吃掉幾千元也是正常情況。有一次同學聚會,有人問這個教授是不是后悔當初的選擇,教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然后微微搖搖頭說自己一點也沒有覺得后悔。朋友似乎有些不相信,教授便又補充說明了情況,原來他們班上一共有40位同學,而今年的同學聚會只有27位同學到場,剩下的同學不是沒有時間,而是已經因為出現問題,進去了。
由此可見,即使我們有些人在剛開始的時候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而不隨波逐流,但是隨著自己周圍環境的變化,又會面臨諸多層面的壓力與形形色色的誘惑,我們是不是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的個性,抵抗住這些壓力和誘惑,就在于自己的本心是否堅定。
屈原寧可投江自盡,也要“舉世皆濁我獨清”。
陶淵明寧愿歸隱南山,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為救國救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拒絕成為反動政府御用文人的魯迅,用一支筆桿子戰斗終生,堅持心中的正義絕不動搖。
印象畫派的創始人凡·高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于是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哥白尼的忠實追隨者布魯諾,為宣揚“日心說”,不惜用生命捍衛真理。
古今中外,都不缺乏這樣的一批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堅持自己的信念,雖然一時得不到公正待遇,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但是他們不隨波逐流,敢于堅持自己信仰的精神無不為人們所深深震撼,他們才是真正的勇者。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那些凡是成功的人甚至是稍有名氣的人,哪一個不是具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他們因為自己的獨特,自己的與眾不同而追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功。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并且堅持成為獨立的個體的重要性非常大。無論我們受到的壓力有多大,甚至這個壓力迫使我們不得不改變自己去順應環境,但是只要我們是一個具有獨立個性和氣質的人,我們就會發現,不論怎樣盡力地試圖讓自己用理性的辦法向現實的環境低頭,我們仍然會失去我們最為珍貴的東西,那就是我們的自尊。維護自己的獨立性,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神圣追求,不愿意成為別人跟屁蟲,是堅持自己信念的、有尊嚴的表現。隨波逐流幾時可以得到一時的一方面的滿足,卻將時刻干擾我們內心的平靜與堅定。
如果說真正無悔的人生只能起步于我們自己那堅定的生活信念,那么,只有了解自己并且懂得什么樣的生活才是適合我們的,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我們真心所求的,而不必刻意去迎合別人,這時,成功之門才會真正向我們打開。踏著別人的腳印,追尋著別人的足跡,去探尋自己的道路,這到頭來只會是個笑話,那樣做雖然省力,但是卻永遠都走不出屬于自己的路。因此,不要再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人言亦言的人永遠都不會成功,隨波逐流最后只能導致失敗。
人一生中的煩惱來自于過分的欲望,種種誘惑使你心中的明月蒙塵。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既不抱怨貧賤又不仇視富貴。面對世俗,不隨波逐流;面對權貴,如雪峰一樣堅守自己的高潔。這是勇敢,也是骨氣,一切都出于自己的本心。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面對令人憤怒的事情,甚至挫折和苦難,是不是能夠保持一份豁達的情懷,是不是能夠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沉著和冷靜,需要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如果我們還能感受到痛苦,那證明我們的心還不曾麻木。生命其實本就是一種幸福。在逆境中磨煉出我們的意志,不計較一時的成敗和得失。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去追尋那長久的精神底蘊作為我們信念的支撐,忍受孤獨,在彷徨失意之際才能最好地修養自己的心志,這就是我們最大的收獲。時刻保持內心的冷靜,淡泊名利而寧靜致遠,面對世俗而不隨波逐流,既不抱怨貧賤也不仇恨富貴。心態才是智慧之根本,要用冷靜的意志去澆灌。
毫無疑問,惡劣的周圍環境,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里,都會對我們有惡劣的負面影響。但并不意味著會對所有的人都會有影響,只要我們自己不選擇自暴自棄,不甘愿沉淪,而是抱著自己堅定的信念,就能夠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只要我們能堅持做好自己本職范圍內的所有事情,即使我們的作為不能立即改善周圍的環境,但是最起碼可以暫時有效地遏制或延緩環境繼續惡化下去的勢頭。就像是濃重的陰霾之中吹進的一縷清風,即使陰霾不會馬上散去,但是至少是吹進了清風,其濃烈程度自然會有所降低。假設這樣的清風能持續不斷地吹入的話,即使是再為濃重的陰霾也必將會有消散的那一刻。更何況不經意間,周圍的環境已經在你的不斷努力之下變得越發溫和而清新起來,只是我們可能沒有太過于關注罷了。即使我們因為自身實力的差距暫時還做不到那樣的程度,只要我們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所影響和污染,就總會有一天實現自己的信念,那時,我們夢寐以求的成功之門的鑰匙相信已經握在了我們的手里。
上一篇:要有堅實的行業功底
下一篇:堅守責任